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活枝框格式面源截留净化型生态护岸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46533 阅读:2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活枝框格式面源截留净化型生态护岸构建方法,该方法是在河岸斜坡面与河床的夹角处铺设块石,将柳树、桤树或黑杨树的嫩枝扎成活枝捆,由活枝捆组成活枝框格,将活枝框格沿着块石铺设在河岸斜坡面上,活枝框格层上逐层交错铺设活枝层和活枝框格层,在最上层框格中铺设填料。针对自然式护坡方式存在着稳定性差;硬质护坡对岸坡的生态、环境和景观产生了不良影响;生态型护坡景观过于单一,成本实在太高。本护岸全部由天然材料构建而成,营造了良好的河岸生物栖息环境,保障了岸坡的稳定性,在河道岸坡上形成了优美的自然景观,且岸坡上形成的植物-卵砾石-微生物系统对以面源形式进入河道的污染物质具有较好截留净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态型河道护岸构建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斜坡式河道岸坡的。
技术介绍
在本专利技术之前,现有的河道护岸技术有自然式护坡、硬质护坡和生态型护坡。 自然式护坡利用根系发达的植物,将其种植在河道的坡道上,使之防护河道岸坡,满足生态环境需要,保持自然景观效果。但这种自然式护坡方式存在着稳定性差的缺陷,易被雨水冲刷形成深沟造成水土流失,长期浸泡在水下或河道流速过大均会影响其稳定性,且对以面源形式进入河道的污染物质的截留净化作用有限。 硬质护坡采用浆砌或干砌块石、现浇混凝土、预制混凝土块体等对河道岸坡进行防护。这些结构对于保持岸坡稳定性、防止水土流失及保障防洪安全具有较佳效果,但也在不同程度上对岸坡的生态、环境和景观产生了不良影响其硬质材料和封闭结构破坏了河道水陆交错带,使得滨岸生物栖息地丧失,动植物难以在此生存繁衍,严重破坏了生物多样性,造成河道水体的自净能力严重下降,对以面源形式进入河道的污染物质难以清除,且其光滑而单调的表观严重影响了河道的景观效果。 生态型护坡是目前使用较为普遍的护岸技术,常见的如采用混凝土种植框架、土工材料复合种植基、铁丝网与碎石复合种植基、土工材料固土种植基、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水泥生态种植基以及土壤固化剂等对河道岸坡进行护坡,对稳定岸坡结构有较好效果且使岸坡景观得到了一定改善,但是其硬质材料仍显得非常突兀,景观过于单一,人工痕迹较重,不够生态和谐,对截留入河面源污染作用非常有限,且有机胶结材料成本实在太高,推广使用遭到了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河道护坡技术的缺陷,研制一种综合性效果佳的斜坡式河道生态护岸组合系统。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在河岸斜坡面与河床的夹角处铺设块石,将柳树、桤树和黑杨树的嫩枝中的至少一种嫩枝扎成活枝捆,由活枝捆组成活枝框格,将活枝框格沿着块石铺设在河岸斜坡面上,活枝框格层与活枝层交错铺设,在活枝层中铺设填料;所述块石粒径约为30 50cm ;所述活枝框格由活枝捆用铁丝纵横联结形成;所述活枝框格层中的单元框面积为1 2m2 ;所述活枝框格用木桩固定在河岸斜坡面上;所述交错铺设的最上层为活枝框格层;所述填料为粒径为5cm 10cm的卵石或砾石。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效果在于(l)本护岸全部由天然材料构建而成,营造了良好的河岸生物栖息环境,自然而和谐。(2)护岸结构采用活枝框架+卵砾石填覆+坡脚块石护砌的形式,稳固而安全,并可在坡面植被形成之前对河岸起到短期保护作用。(3)护岸主要材料活枝成长茂盛并形成坡面植被后,其根系具有显著的加固作用,进一步保障了岸坡的稳定性。(4)岸坡上形成的植物-卵砾石-微生物系统对以面源形式进入河道的污染物质具有较好截留净化效果,且在河道岸坡上形成了绿色的自然优美景观。 本专利技术在试验场所试验实施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现场活枝框格式面源截留净化型生态护岸、斜坡式自然草皮护岸、斜坡式硬质护岸等不同类型护岸河段的自降雨试验,发现活枝框格式面源截留净化型生态护岸比斜坡式自然草皮护岸、斜坡式硬质护岸具有更显著的面源污染截留净化效果,如表1所示。 表1试验场不同类型护岸对面源污染截留净化效果<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4</column></row><table>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方式 图1——活枝框格层示意图。图2——采用本专利技术构建的护岸基本单元示意图。 图中的1是活枝捆,2是铁丝,3是活枝框格层,4是单元框,5是木桩,6是河道斜 坡,7是活枝层,8是填料,9是块石,10是活枝根系,11是活枝嫩芽。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l 如图1、2所示,将柳树嫩枝扎成活枝捆l,并将用铁丝2纵横联结形成活枝框格层 3。在河岸斜坡面与河床的夹角处铺设块石9,将活枝框格层3沿着块石平整地铺设在河道 斜坡6上,用木桩5将其固定,活枝框格层3上铺设于活枝层7 ;活枝层7上铺设活枝框格 层3,在活枝层7中铺设填料,块石粒径约为30cm ;活枝框格层中的单元框4面积为lm、填 料8为粒径为5cm的卵石。 活枝框格式面源截留净化型生态护岸的施工期和植被成苗期应选择在河道流量 较低的期间,必要时可采用诸如有生物降解作用的黄麻织物等临时辅助设备覆盖在坡面进 行防护,以防止活枝框格在植被未形成前遭受水流冲刷而受损。 实施本专利技术方法后,活枝捆1将迅速生长出活枝根系10和活枝嫩芽11,活枝根系 10的加固作用进一步保障了岸坡的稳定,活枝嫩芽11成长一年后即可形成茂盛的岸坡植 被,在河道岸坡上形成了绿色的自然优美景观,营造了良好的河岸水陆交错带的生物栖息 环境,使得滨水植物以及水生生物得以恢复,植物、卵石或砾石及其表面附着生物可通过拦 截、吸收和降解等作用,对污染物质进行净化,对改善河流水质具有良好的效果。 实施例2 6 —种,其使用材料、大小以及面积 见表2,其它同实施例1。 表2实施例2 6中各使用材料、大小以及面积见 <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column></row><table><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column></row><tabl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活枝框格式面源截留净化型生态护岸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河岸斜坡(6)面与河床的夹角处铺设块石(9),将柳树、桤树和黑杨树的嫩枝中的至少一种嫩枝扎成活枝捆(1),由活枝捆(1)组成活枝框格层(3),将活枝框格层(3)沿着块石铺设在河岸斜坡面上,活枝框格层(3)与活枝层(7)交错铺设,在活枝层(7)中铺设填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活枝框格式面源截留净化型生态护岸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河岸斜坡(6)面与河床的夹角处铺设块石(9),将柳树、桤树和黑杨树的嫩枝中的至少一种嫩枝扎成活枝捆(1),由活枝捆(1)组成活枝框格层(3),将活枝框格层(3)沿着块石铺设在河岸斜坡面上,活枝框格层(3)与活枝层(7)交错铺设,在活枝层(7)中铺设填料。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枝框格式面源截留净化型生态护岸构建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块石(9)粒径约为30 50cm。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枝框格式面源截留净化型生态护岸构建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活枝框格层(3)由活枝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侯俊王沛芳钱进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