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热反射膜,特别涉及一种高透柔性低辐射膜。
技术介绍
1、在玻璃表面采用磁控溅射平面镀低辐射膜(又称low-e膜),对红外线(尤其是中远红外)有很高的反射率[cn 115594415 a],因此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广泛用作建筑节能外窗。而柔性热反射膜在太阳能、汽车、电子产品和包装等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市面上的反射型隔热膜,大多以铝、铜、钛、银等金属为原料,以蒸发工艺或溅射工艺将金属离子附着在聚酯膜上,然而存在可见光透过率低,隔热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的问题。由于红外发射功能层是金属,太厚可见光透过率低,太薄热反射效果差,很难兼顾较高的透过率和良好的隔热性能。为了提高可见光透过率,往往会在保护层上面交替镀制高折射率膜层和低折射率膜层[cn 209794750 u,cn 106853706a],膜层数量大、成本高,且衬底表面温度不均匀会引起热应力,可能导致膜层破裂或变形等问题。专利[ep3663085a1]在pet薄膜上依次镀制非晶电介质,氧化锌籽晶层,红外反射层,盖层及非晶电介质外层,用作热反射膜。尽管氧化锌籽晶层可以有助于充当红外反射层的银金属结晶,但其助结晶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氧化锌材料没有延展性,在pet薄膜发生折叠、拉伸的时候,内部的氧化锌膜层会出现微裂纹,尽管外观上看不到。同时,膜系成分在加工使用过程中遇空气、水汽易氧化、变色。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高透柔性低辐射膜,具有可见光透过率高、辐射率低、红外反射性能良好等优点。
2、
3、一种高透柔性低辐射膜,包括薄膜基底,所述薄膜基底为柔性透明高分子薄膜,所述柔性透明高分子薄膜的表面依次设有第一介电层、第一晶种层、第一功能层、第一保护层、第二介电层、空气保护面层,所述第一晶种层为金属晶种层,所述第一功能层为金属红外反射功能层。
4、进一步,所述第二介电层表面还设有第二晶种层、第二功能层、第二保护层、第三介电层,所述第二晶种层为金属晶种层,所述第二功能层为金属红外反射功能层。
5、进一步,所述第三介电层表面还设有第三晶种层、第三功能层、第三保护层、第四介电层,所述第三晶种层为金属晶种层,所述第三功能层为金属红外反射功能层。
6、进一步,所述柔性透明高分子薄膜为聚乙烯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类薄膜、聚氨酯薄膜、聚丙烯薄膜、聚苯乙烯薄膜中的一种;所述透明高分子材料薄膜的厚度为10μm~1000μm,优选40μm~100μm。
7、进一步,所述介电层为氧化铟介电层、氧化锌介电层、氧化硅介电层、氧化锆介电层中的一种,所述介电层的厚度为10nm~100nm,优选20nm~80nm。
8、进一步,所述晶种层为金属晶种层,所述金属晶种层为银金属晶种层、铂金属晶种层、金金属晶种层中的一种或银、铂、金中两种或多种的合金晶种层,所述晶种层的厚度为0.1nm~15nm,优选3nm~5nm。
9、进一步,所述功能层为金属红外反射功能层,所述功能层为银金属红外反射功能层、钛金属红外反射功能层、铝金属红外反射功能层、铜金属红外反射功能层中的一种,或者银、钛、铝、铜中两种或多种的合金红外反射功能层,所述功能层的厚度为4nm~50nm,优选5nm~20nm。
10、进一步,所述保护层为钛金属保护层、锌金属保护层、镍金属保护层、镍镉合金保护层、镍铬合金保护层、氧化硅保护层、氧化锌保护层、氧化钛保护层、氧化铝保护层、氧化镁保护层中的一种;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1~30nm,优选2~15nm。
11、进一步,所述空气保护面层为氮化硅空气保护面层,所述空气保护面层位于膜系结构的最外层,所述空气保护面层的厚度为1~30nm,优选5~20nm。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3、一、本技术在柔性透明高分子薄膜的表面依次设有介电层、金属晶种层、金属红外反射功能层等,金属晶种层不仅有更好的舒张延展性能,且兼备一定的红外反射性能。本技术高透柔性低辐射膜,具有可见光透过率高、辐射率低、红外反射性能良好等优点。
14、二、本技术的金属晶种层可以促进金属红外反射功能层的晶化过程,使得膜层的晶体结构更加有序,可提高功能层的红外反射性能,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红外反射功能,因此,可进一步提高红外反射功能,降低金属红外反射功能层的厚度,提高柔性低辐射膜的透光性;此外,所述金属晶种层可抗薄膜的收缩或拉紧而不出现裂纹,也可提高金属红外反射功能层的稳定性,不易发生结构变化或退化;还可提高红外辐射的均匀性,避免出现热点或冷点;本技术设置空气保护面层可有效防止里面膜系在加工、使用过程中易氧化、变色的问题。
15、具体地,本技术设置金属晶种层,具有以下优点:
16、(1)提高附着力:金属晶种层不仅可以提供更好的附着力,更牢固地附着在薄膜基底上,减少脱落的风险;
17、(2)促进金属红外反射功能层的晶化过程,使得金属红外反射功能层的晶体结构更加有序,不仅提高红外反射性能,而且也可提高金属膜的稳定性,使得膜层在高温或长时间使用时,能够保持较好的红外辐射性能,不易发生结构变化或退化;
18、(3)此外,还可以提高金属红外反射功能层的均匀性,使得红外辐射能够更均匀地分布在整个膜层上,避免出现热点或冷点,提高红外辐射的均匀性。因此,预先镀制金属晶种层促进金属红外反射膜的晶化,使膜层的晶体结构更加有序,从而实现增强对红外线的反射,减薄金属红外反射功能膜层的厚度,提高柔性热反射膜的透光性。为了进一步有效防止膜系成分在加工使用过程中易氧化、变色,最外层镀制氮化硅空气保护面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透柔性低辐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薄膜基底,所述薄膜基底为柔性透明高分子薄膜,所述柔性透明高分子薄膜的表面依次设有第一介电层、第一晶种层、第一功能层、第一保护层、第二介电层、空气保护面层,所述第一晶种层为金属晶种层,所述第一功能层为金属红外反射功能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透柔性低辐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介电层表面还设有第二晶种层、第二功能层、第二保护层、第三介电层,所述第二晶种层为金属晶种层,所述第二功能层为金属红外反射功能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透柔性低辐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介电层表面还设有第三晶种层、第三功能层、第三保护层、第四介电层,所述第三晶种层为金属晶种层,所述第三功能层为金属红外反射功能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透柔性低辐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透明高分子薄膜为聚乙烯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类薄膜、聚氨酯薄膜、聚丙烯薄膜、聚苯乙烯薄膜中的一种;所述柔性透明高分子薄膜的厚度为10μm~10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透柔性低辐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介电层为氧化铟介电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透柔性低辐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晶种层为金属晶种层,所述金属晶种层为银金属晶种层、铂金属晶种层、金金属晶种层中的一种或合金晶种层,所述晶种层的厚度为0.1 nm~15 n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透柔性低辐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层为金属红外反射功能层,所述功能层为银金属红外反射功能层、钛金属红外反射功能层、铝金属红外反射功能层、铜金属红外反射功能层中的一种或合金红外反射功能层,所述功能层的厚度为4nm~50n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透柔性低辐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为钛金属保护层、锌金属保护层、镍金属保护层、镍镉合金保护层、镍铬合金保护层、氧化硅保护层、氧化锌保护层、氧化钛保护层、氧化铝保护层、氧化镁保护层中的一种;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1~30n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透柔性低辐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保护面层为氮化硅空气保护面层,所述空气保护面层位于膜系结构的最外层,所述空气保护面层的厚度为1~30n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透柔性低辐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薄膜基底,所述薄膜基底为柔性透明高分子薄膜,所述柔性透明高分子薄膜的表面依次设有第一介电层、第一晶种层、第一功能层、第一保护层、第二介电层、空气保护面层,所述第一晶种层为金属晶种层,所述第一功能层为金属红外反射功能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透柔性低辐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介电层表面还设有第二晶种层、第二功能层、第二保护层、第三介电层,所述第二晶种层为金属晶种层,所述第二功能层为金属红外反射功能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透柔性低辐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介电层表面还设有第三晶种层、第三功能层、第三保护层、第四介电层,所述第三晶种层为金属晶种层,所述第三功能层为金属红外反射功能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透柔性低辐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透明高分子薄膜为聚乙烯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类薄膜、聚氨酯薄膜、聚丙烯薄膜、聚苯乙烯薄膜中的一种;所述柔性透明高分子薄膜的厚度为10μm~10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透柔性低辐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介电层为氧化铟介电层、氧化锌介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春荣,疏玉杰,宋丽,姜宏,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伊洛防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