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抗浮锚杆与抗水板连接处的防水结构与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46331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1 1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应力抗浮锚杆与抗水板连接处的防水结构与施工方法,属于抗浮锚杆领域,预应力抗浮锚杆与抗水板连接处的防水结构包括混凝土预制件、预应力锚索、金属软管、抗水板、锚杆水泥浆固结体和锚杆补浆固结体,混凝土预制件包括相连接的锥筒和圆筒,圆筒伸入锚孔内,预应力锚索穿过混凝土预制件伸入锚孔内,金属软管套设在预应力锚索上,金属软管上设置有补浆管,抗水板连接锥筒和金属软管,预应力锚索和补浆管从抗水板上方露出,锚杆水泥浆固结体位于金属软管与锚孔内壁之间,锚杆水泥浆固结体连接圆筒,锚杆补浆固结体位于预应力锚索与金属软管之间,碱激发混凝土固结体位于锥筒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避免抗浮锚杆与抗水板连接处渗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抗浮锚杆,特别涉及一种预应力抗浮锚杆与抗水板连接处的防水结构与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预应力锚杆施工顺序为:钻出锚杆孔→注浆→防水施工→抗水板浇筑→预应力锚索张拉锚固→过渡钢筒内补浆→浇筑锚坑混凝土。往往预应力锚杆水泥浆固结体需贯穿抗水板,但是锚杆钻孔和注浆的施工顺序位于抗水板混凝土浇筑之前,因此锚杆注浆高度达到垫层顶部后停止注浆,贯穿抗水板这段需等抗水板混凝土浇筑完成且预应力锚索张拉锚固后才能进行注浆作业。为防止浇筑抗水板混凝土过程中混凝土漏入锚杆孔内,通常采用过渡钢筒进行阻挡,地下水易沿着抗水板内的过渡钢筒外侧渗入抗水板,通过抗水板的微裂缝到达板面,预应力锚索张拉完后,锚具和锚垫板遮挡了过渡钢筒洞口,很难再将浆液注入过渡钢筒内,导致过渡钢筒内补浆不密实,地下水易从垫层顺着过渡钢筒内壁渗入抗水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预应力抗浮锚杆与抗水板连接处的防水结构与施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地下水易沿着过渡钢筒内外壁渗入抗水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应力抗浮锚杆与抗水板连接处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抗浮锚杆与抗水板连接处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筒远离所述圆筒一端凸出设置有多个第一钢筋,所述圆筒远离所述锥筒的一端凸出设置有多个第二钢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抗浮锚杆与抗水板连接处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软管表面凹凸不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抗浮锚杆与抗水板连接处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围绕所述混凝土预制件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应力抗浮锚杆与抗水板连接处的防水结构,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抗浮锚杆与抗水板连接处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抗浮锚杆与抗水板连接处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筒远离所述圆筒一端凸出设置有多个第一钢筋,所述圆筒远离所述锥筒的一端凸出设置有多个第二钢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抗浮锚杆与抗水板连接处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软管表面凹凸不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抗浮锚杆与抗水板连接处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围绕所述混凝土预制件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应力抗浮锚杆与抗水板连接处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卷材与所述混凝土预制件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水件。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振澜张仲凤陈伯望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