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次结构过梁模板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46234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1 1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二次结构过梁模板固定装置,其包括:第一连梁及沿其延伸方向分布的若干组限位架,所述限位架包括第二连梁、第一抵紧件和第二抵紧件,所述第一抵紧件和所述第二抵紧件设于所述第二连梁上,且二者的间距可调;所述第一抵紧件和所述第二抵紧件均呈V形结构,所述V形结构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梁,使所述第一抵紧件和所述第二连梁、所述第二抵紧件和所述第二连梁分别形成三角形稳定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限位架最稳固的部位对二次结构过梁侧模板最易变形、胀模的部位进行限位,并通过三角形稳定结构提高限位效果,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避免了使用对拉螺杆产生的问题;本装置适用于不同尺寸的过梁施工,可周转使用,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浇筑模板支撑,尤其是涉及一种二次结构过梁模板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建筑二次结构过梁施工过程中,通常用两种方式固定过梁模板:一是使用对拉螺栓在过梁模板上打孔安装,控制过梁两侧模板的间距,待过梁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拆除对拉螺栓;二是根据过梁尺寸利用木板或者木方制作过梁模板的固定卡件,待过梁浇筑完成后拆除卡件。

2、上述传统施工方式存在的不足是:前者的对拉螺栓拆除后,会在过梁内留下大量的螺栓孔,需要后期封堵并打磨,增加人工及材料成本,并影响二次结构的整体观感效果;后者虽然不破坏过梁的完整性,但在浇筑过程中卡件与侧模的连接牢固性难以保证,常会出现卡件移动的现象,不能保证过梁尺寸的准确性,并且需要根据每道过梁的尺寸在现场定制卡件,不同尺寸过梁的模板卡件不能通用,不仅增加人工及材料损耗,还会影响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次结构过梁模板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中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一种二次结构过梁的浇筑模板固定装置,其包括第一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次结构过梁的浇筑模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梁及沿其延伸方向分布的若干组限位架,所述限位架包括第二连梁、第一抵紧件和第二抵紧件,所述第一抵紧件和所述第二抵紧件设于所述第二连梁上,且二者的间距可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结构过梁模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紧件和所述第二抵紧件均呈V形结构,所述V形结构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梁,使所述第一抵紧件和所述第二连梁、所述第二抵紧件和所述第二连梁分别形成三角形稳定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结构过梁模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结构的两端滑动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梁上,所述第二连梁上螺接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结构过梁的浇筑模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梁及沿其延伸方向分布的若干组限位架,所述限位架包括第二连梁、第一抵紧件和第二抵紧件,所述第一抵紧件和所述第二抵紧件设于所述第二连梁上,且二者的间距可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结构过梁模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紧件和所述第二抵紧件均呈v形结构,所述v形结构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梁,使所述第一抵紧件和所述第二连梁、所述第二抵紧件和所述第二连梁分别形成三角形稳定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结构过梁模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结构的两端滑动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梁上,所述第二连梁上螺接有分别对所述第一抵紧件限位的第一螺接件和对所述第二抵紧件限位的第二螺接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结构过梁模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紧件的两端部之间、所述第一抵紧件背离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震周崔陈德健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