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正极材料和二次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4246183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1 12:50
一种补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正极材料和二次电池,补锂材料包括内核和包覆层,内核包括富锂材料,富锂材料为高分解电压类型,富锂材料的对锂分解电位≥4.2V,包覆层包覆在内核的外表面,包覆层包括原位生成的硼酰化物。该补锂材料的结构能够有效地降低整体材料的粒径,从而降低对锂分解电位;并且包覆层和内核形成一体化的结构,还能够保证补锂材料的稳定性,硼酰化物进而对富锂材料进行修饰,使内核中富锂材料的电化学活性能够显著提升,从而显著提升补锂材料的导离子\电子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二次电池,具体涉及一种补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正极材料和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1、在电池的首次充放电过程中,电解液会在负极表面发生还原分解反应,并形成一层固态电解质界面膜(sei膜),sei膜的生成会消耗大量的活性锂,从而导致电池的实际能量密度较理论计算值有所下降。在电池的循环充放电过程中,正极活性材料颗粒的开裂粉碎、sei膜的增厚和修复均会持续不断地消耗活性锂,造成电池循环性能的持续下降。为了进一步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及循环性能,通过向正极极片中添加补锂材料可以有效缓解电池能量密度低、首圈效率低、循环寿命差等问题。

2、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补锂材料,大多都存在对锂分解电位高且导电性弱的问题,难以满足目前锂离子电池常用正极材料的需求。因此,开发出具有低对锂分解电位和高导电性的补锂材料是非常重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补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正极材料和二次电池,解决补锂材料对锂分解电位高且导电性弱的问题。

2、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补锂材料,其特征在于,内核和包覆层,所述内核包括富锂材料,所述富锂材料为高分解电压类型,所述富锂材料的对锂分解电位≥4.2V,所述包覆层包覆在所述内核的外表面,所述包覆层包括原位生成的硼酰化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硼酰化物的化学通式包括BxMyOz,其中M包括Co、Mo、Mn、Ni、Fe、P、W、Ti、V、Cr、Cu、Zn、Ce,0<x≤2,0<y≤3,0<z≤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中还包括含锂硼化物,所述含锂硼化物包括硼氢化锂、硼酸锂、硫代硼酸锂中的至少一种。p>

4.根据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补锂材料,其特征在于,内核和包覆层,所述内核包括富锂材料,所述富锂材料为高分解电压类型,所述富锂材料的对锂分解电位≥4.2v,所述包覆层包覆在所述内核的外表面,所述包覆层包括原位生成的硼酰化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硼酰化物的化学通式包括bxmyoz,其中m包括co、mo、mn、ni、fe、p、w、ti、v、cr、cu、zn、ce,0<x≤2,0<y≤3,0<z≤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中还包括含锂硼化物,所述含锂硼化物包括硼氢化锂、硼酸锂、硫代硼酸锂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中还包括原位生成的氨基化硼酰化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核还包括金属t,所述金属t原位掺杂在所述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鑫万远鑫裴现一男孔令涌陈心怡王亚雄张希王锶萌黄洋洋何高雄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德方创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