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刀片的压制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46166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1 12:49
本技术涉及模具成型技术领域,具体为数控刀片的压制成型模具。本技术,包括操作架,所述操作架的上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上模座,所述操作架底端表面对应上模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下模座,所述操作架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有控制台,所述操作架的内壁底端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四个呈矩形分布的固定块,四个所述固定块每两个为一组,每组所述固定块均与操作架的底端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彼此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圆弧面滑动连接有移动杆。解决了由于对刀片进行压制成型后,刀片的两端表面容易出现批锋,从而造成不方便对批锋进行切除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具成型,尤其涉及数控刀片的压制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1、成型模具,也称型模,是根据需要制备的成型产品的形状和结构按比例制成的模具,其成型方法通常是通过在成型模具的型腔内注入原料,然后使原料成为具有一定形状的产品,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

2、现有技术诸如公告号为cn217289984u的技术,该专利公开了一次成型刀片加工用模具,该专利包括上模座,其下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上模板;下模座,其上表面中部开设有与上模板位置对应的刀片模槽,其下表面设有多个定位杆;工作模台,其设于下模座的下表面,且其上表面中部开设有与定位杆位置相对应的定位槽,其上表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上端设有可调紧固件,所述可调紧固件包括螺纹杆及均匀固装在螺纹杆顶部四侧的固定压片。

3、专利技术人在日常生活使用中发现,由于对刀片进行压制成型后,刀片的两端表面容易出现批锋,从而造成不方便对批锋进行切除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解决该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数控刀片的压制成型模具,包括操作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架(1)的上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液压缸(7),所述液压缸(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上模座(3),所述操作架(1)底端表面对应上模座(3)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下模座(6),所述操作架(1)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有控制台(2),所述操作架(1)的内壁底端设有调节装置(4),所述调节装置(4)包括四个呈矩形分布的固定块(41),四个所述固定块(41)每两个为一组,每组所述固定块(41)均与操作架(1)的底端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41)彼此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杆(42),所述滑动杆(42)的圆弧面滑动连接有移动杆(44),所述移动杆(4...

【技术特征摘要】

1.数控刀片的压制成型模具,包括操作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架(1)的上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液压缸(7),所述液压缸(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上模座(3),所述操作架(1)底端表面对应上模座(3)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下模座(6),所述操作架(1)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有控制台(2),所述操作架(1)的内壁底端设有调节装置(4),所述调节装置(4)包括四个呈矩形分布的固定块(41),四个所述固定块(41)每两个为一组,每组所述固定块(41)均与操作架(1)的底端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41)彼此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杆(42),所述滑动杆(42)的圆弧面滑动连接有移动杆(44),所述移动杆(44)的一端开设有卡槽(48),所述卡槽(48)的内壁卡接有刮块(47),所述移动杆(44)对应卡槽(48)的位置螺纹贯穿有螺杆(49),所述螺杆(49)的一端与刮块(47)的表面螺纹贯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刀片的压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44)的上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拉杆(45),所述拉杆(45)的圆弧面套有防滑套(46),所述防滑套(46)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应德蒋建龙江南田睿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德隆金属材料加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