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激双刚体球磨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设备及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46141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1 1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研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激双刚体球磨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设备及工艺,包括外刚体、内刚体、弹性振动平台以及两个振动电机,外刚体包括卧式磨筒,磨筒顶部开设有进料口,磨筒沿其轴向上的一端端部开设有出料口,内刚体包括转动设置在磨筒内部的搅拌桨叶,且所述搅拌桨叶的旋转轴线平行且偏离于所述磨筒的中心轴线,弹性振动平台用于支撑所述磨筒,两个振动电机分布在磨筒两侧用于带动磨筒振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磨筒与位于其内部的搅拌桨叶形成双刚体,在搅拌桨叶附近形成了新的研磨高能区,大幅度增加了物料及磨介的有效碰撞次数,从而提高了研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研磨,尤其涉及一种双激双刚体球磨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设备及工艺


技术介绍

1、随着人类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要粉碎的物料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客观上要求振动磨向大型化方向发展。然而,实际中发现设备的大型化并没有换来应有的高效率。因此,振动磨内部的能量传递状态开始受到质疑。振动磨内部的能量分布问题一直是振动磨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普通球磨机能量主要集中分布在磨腔下部边缘一个狭窄的区域内,从边缘向中心扩散过程中能量呈指数衰减迅速降低,从而在磨腔的中上部形成较大的中心低能区。由于低能区的存在,使其间的物料因能量不足而难以被磨碎,导致了磨介无效碰撞增多,无用功增大,系统能量利用率降低,产品粒度分布变宽,达不到高产量和窄粒级分布的要求,中心低能量区的范围随磨筒直径的增大而增大,因此低能量区的存在成为振动磨能量利用率低和向大型化发展的“瓶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在磨腔的中上部形成较大的中心低能区,使其间的物料因能量不足而难以被磨碎,导致了磨介无效碰撞增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激双刚体球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激双刚体球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叶(2)的旋转轴线位于磨筒(1)中心轴线的下方且位于物料运动轨迹的下游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激双刚体球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叶(2)包括与磨筒(1)转动连接的转轴(201)及沿转轴(201)周向设置的多个叶片(202),且每个叶片(202)均沿转轴(201)轴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激双刚体球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102)设置有出料阀(7),其包括具有阀腔(7011)的阀体(701),所述阀腔(7011)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激双刚体球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激双刚体球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叶(2)的旋转轴线位于磨筒(1)中心轴线的下方且位于物料运动轨迹的下游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激双刚体球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叶(2)包括与磨筒(1)转动连接的转轴(201)及沿转轴(201)周向设置的多个叶片(202),且每个叶片(202)均沿转轴(201)轴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激双刚体球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102)设置有出料阀(7),其包括具有阀腔(7011)的阀体(701),所述阀腔(7011)底部设有排出口(702),阀腔(7011)靠近磨筒(1)的一侧设有格栅(703),阀腔(7011)内部滑动设置有用于将格栅(703)打开或封堵的推板(704)且阀体(701)上固定有用于推动推板(704)的直线往复运动机构(705)。

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浩钱袁俊高沪斌邵梦婷张宇旸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钠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