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箱体高韧性改性6061铝合金型材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46103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1 1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铝型材生产相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箱体高韧性改性6061铝合金型材制备工艺,决了申请人原有技术方案产出的铝合金型材生产时一致性不足的问题,其成型过程包括以下步骤:a、铸造铸锭:所述铸锭由n个片状的主锭片以及n个片状的支锭组成,各所述主锭片的两端端部首尾相接组成环状结构,各支锭布设于各主锭片的连接位置;b、将铸锭置入挤压模具内通过挤压机进行挤压,得到铝合金型材胚料,胚料横截面即为基部与支脚的横截面外形;c、将挤压后的铝合金型材在挤压模具出口处进行在线水雾淬火处理;d、将淬火处理后的铝合金型材进行拉伸矫直,并进行人工时效,获得所述铝型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铝型材生产相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箱体高韧性改性6061铝合金型材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1、铝合金,即为采用铝元素为主要,加入适量的其他元素,以获得不同的物理及化学特性的金属物质,铝本身的特性得到改善,以满足工业上和生活中的各种需求。而目前应用在新能源汽车电池箱的铝合金中,多为6系铝合金,其虽然本身具有高强度的优点,但合金中添加不同的金属元素以提高耐腐蚀性等化学性能时,则会使其降低原有的强度,抗拉性及韧性等力学性能下降,无法与化学性能兼顾提升。

2、而本申请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于2023年06月30日提出了申请公布号为cn116815025a的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体6系铝合金,其横截面具有作为主体的基部以及由基部向外延伸布设的延伸部,其中,所述延伸部为由基部向四周延伸而出的功能性的支脚,并示出了该结构下铝合金的制备方法:所述基部为中心具有孔洞的方形结构,所述延伸部为基部向四周延伸而出的功能性的支脚,以所述孔洞的中心为基点,基点至孔洞的侧壁距离为l1,铝型材整体壁厚为l2,其成型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箱体高韧性改性6061铝合金型材制备工艺,铝合金为横截面具有作为主体的基部(100)以及由基部(100)向外延伸布设的支脚(101),定义所述支脚(101)的数目为n,其特征在于,其成型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箱体高韧性改性6061铝合金型材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主锭片(200)的厚度由两侧端部向中部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箱体高韧性改性6061铝合金型材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主锭片(200)的厚度由两侧端部向中部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箱体高韧性改性6061铝合金型材制备工艺,铝合金为横截面具有作为主体的基部(100)以及由基部(100)向外延伸布设的支脚(101),定义所述支脚(101)的数目为n,其特征在于,其成型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箱体高韧性改性6061铝合金型材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主锭片(200)的厚度由两侧端部向中部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箱体高韧性改性6061铝合金型材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主锭片(200)的厚度由两侧端部向中部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箱体高韧性改性6061铝合金型材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锭片(200)的横截面呈“l”形或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箱体高韧性改性6061铝合金型材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锭(201)的横截面呈厚度逐渐变化的锥体状,且厚度较小一端位于所述支锭(201)与主锭片(200)的连接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箱体高韧性改性6061铝合金型材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模具包括模垫(1)、上模(2)以及用于固定的模具套(3),模具套(3)外布设有冷却系统,所述模垫(1)中心具有垫孔(11),上模(2)的中心具有与垫孔(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长远黄海平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闽发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