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高坐具腰部支撑性的方法。
技术介绍
1、现有的传统座椅分类众多,很多厂家将目光集中在办公椅领域,围绕着人体工学以及提升舒适度的目标,办公椅的功能越来越齐全,诸如椅座调节、扶手调节、头枕调节以及靠背调节等等,都是为了让使用者能具有适合自己的就坐姿势,得到舒适的就坐体验。
2、对于办公椅来说,即要求轻便简约、结构简单、成本低,又对舒适度有着不小的要求,然而办公椅因其成本以及使用环境受限,无法像休闲椅或沙发那样在内部设置复杂的机构来实现更多功能;针对提高腰部支撑性这一点来说,休闲椅或沙发能够在其内部于椅背下部设置电动设备,甚至设置充气设备来调节对人体腰部的支撑,从而按使用者所需来调整腰部支撑性,而办公椅只有相对于椅背可转动或能够沿座深方向移动的腰靠来调整腰部支撑性,受限严重,效果一般,难以适配在坐姿状态与躺姿状态下的两种人体腰部曲线;具体地说,坐姿状态下人体腰部曲线为s形,而躺姿状态下人体腰部曲线大致为直线形,现有办公椅无法同时适配两种状态下的腰部曲线,而且在躺姿状态下,无法连续且完整地支撑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坐具腰部支撑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坐具腰部支撑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铰接点位于椅座上方,且背部承托件处于初始状态与后仰状态时,腰部承托件下端始终位于椅座上方;背部承托件在后仰状态下,腰部承托件倾斜并朝向上方承托人体腰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坐具腰部支撑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背部承托件与腰部承托件之间设有运动件,背部承托件与腰部承托件通过运动件相对移动设置,腰部承托件与运动件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二铰接点为腰部承托件与运动件的转动连接点;背部承托件相对于椅座向后转动时,腰部承托件与背部承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坐具腰部支撑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坐具腰部支撑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铰接点位于椅座上方,且背部承托件处于初始状态与后仰状态时,腰部承托件下端始终位于椅座上方;背部承托件在后仰状态下,腰部承托件倾斜并朝向上方承托人体腰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坐具腰部支撑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背部承托件与腰部承托件之间设有运动件,背部承托件与腰部承托件通过运动件相对移动设置,腰部承托件与运动件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二铰接点为腰部承托件与运动件的转动连接点;背部承托件相对于椅座向后转动时,腰部承托件与背部承托件相对转动且腰部承托件与背部承托件互相远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坐具腰部支撑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运动件包括延伸座以及滑动转动件;延伸座固定连接在背部承托件上,滑动转动件与延伸座滑动配合,腰部承托件与滑动转动件转动连接;背部承托件相对于椅座向后转动时,腰部承托件与滑动转动件转动而与背部承托件产生相对转动,同时滑动转动件与延伸座相对滑动,运动件伸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坐具腰部支撑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滑动转动件的一端与腰部承托件的上端部转动连接,滑动转动件的另一端设有限位柱;延伸座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滑动转动件设置在滑槽中,滑槽旁侧的延伸座上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柱设置在限位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坐具腰部支撑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件为一连杆件,运动件的一端与腰部承托件转动连接,运动件的另一端与背部承托件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高坐具腰部支撑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背部承托件包括背框以及背支架,背框设置在背支架上部并与背支架同步转动,背框配置为承托人体背部;运动件下端部转动连接在背支架下部,运动件上端部转动连接在腰背承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军,刘拥华,刘洋,周青,
申请(专利权)人:永艺家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