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下食用菌栽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45711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1 12:4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林下食用菌栽培装置,具体涉及食用菌技术领域,包括: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位于安装板的底部,所述安装板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安装槽,每个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均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持板和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设置有两个,所述夹持板位于安装槽的内部,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连接块。本技术可以使装置的使用更加方便,可以适应不同树木的间距,提升了装置的灵活性,同时本装置通过机械结构完成夹持工作,无需电力参与,减少了能源的消耗,并减少了维护成本,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食用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林下食用菌栽培装置


技术介绍

1、林下食用菌栽培技术就是利用水源方便干净的空闲林地,充分利用其遮荫、散射光充足、通风好、温湿度适宜等有利条件生产食用菌的一种新型栽培模式,食用菌作为一种传统林副产品,非常适合林下栽培,而且林下间作食用菌成本低,收益高,在资源保护的同时,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生态优势,在进行林下食用菌栽培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林下食用菌栽培装置;

2、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2220461083.4的一种林下食用菌栽培装置,包括撑紧装置、左栽培盒、中栽培盒、右栽培盒和支撑脚;本技术具有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这里启动电机能够使撑紧块一和撑紧块二同时向外侧移动撑紧在两个树木之间,也就确保了栽培时候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技术中撑紧块一和撑紧块二同时向外侧移动时也会带动左栽培盒和右栽培盒向外侧移动,从而提高了由左栽培盒、中栽培盒和右栽培盒组成栽培盒的面积,也就大大提高了林下树木之间的利用率;本技术中支撑脚为高度可调的支撑脚,从而满足了林下地面不平坦时本装置支撑的需要,也就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林下食用菌栽培装置,包括安装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1)包括安装板(11),所述安装板(11)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机构(3),所述支撑机构(3)包括支撑柱(31),所述支撑柱(31)位于安装板(11)的底部,所述安装板(11)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安装槽(16),每个所述安装槽(16)的内部均设置有夹持机构(2),所述夹持机构(2)包括夹持板(21)和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设置有两个,所述夹持板(21)位于安装槽(16)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下食用菌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1)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连接块(12),所述连接块(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林下食用菌栽培装置,包括安装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1)包括安装板(11),所述安装板(11)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机构(3),所述支撑机构(3)包括支撑柱(31),所述支撑柱(31)位于安装板(11)的底部,所述安装板(11)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安装槽(16),每个所述安装槽(16)的内部均设置有夹持机构(2),所述夹持机构(2)包括夹持板(21)和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设置有两个,所述夹持板(21)位于安装槽(16)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下食用菌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1)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连接块(12),所述连接块(12)的表面套接有连接板(14),所述连接板(14)与连接块(12)之间设置有固定螺栓(15),所述安装板(11)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分隔块(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下食用菌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31)的底部呈中空设置,所述支撑柱(31)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杆(33),所述支撑柱(31)的外侧设置有收紧轮(32),所述收紧轮(32)的收紧杆穿过支撑柱(31)并与支撑杆(33)接触,所述支撑杆(33)的底部设置有插杆(3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下食用菌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2)还包括螺纹杆(29),所述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新芬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铭苗木专业合作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