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空作业平台,特别涉及一种动力源可重复使用的高空作业平台。
技术介绍
1、使用能保护作业人员安全的高空作业平台进行高空作业是目前工程施工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高空作业平台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施工、物业服务、仓储物流、清洁行业、机场、车站维护等领域。
2、目前,市场上的高空作业平台的升降大多采用电机、气缸、液压缸等动力装置来进行驱动,这些动力装置的控制都需要使用到电源。但在某些无法使用电力的防爆场所来说,现有的这些高空作业平台就没有了用武之地。而采用纯机械升降的高空作业平台,操作起来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实用极其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动力源可重复使用的高空作业平台。
2、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动力源可重复使用的高空作业平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升降管,所述第一升降管外套设第二升降管,所述第二升降管外套设第三升降管,所述第三升降管外壁固定连接有作业平台,所述第一升降管内设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源可重复使用的高空作业平台,其特征是:包括底座(10),所述底座(10)上设置有第一升降管(20),所述第一升降管(20)外套设第二升降管(30),所述第二升降管(30)外套设第三升降管(40),所述第三升降管(40)外壁固定连接有作业平台(50),所述第一升降管(20)内设置有压缩气弹簧(21)和升降绳(22),所述压缩气弹簧(21)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升降管(20)内、另一端与第二升降管(30)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升降管(30)顶端转动设置有滑轮(31),所述升降绳(22)的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升降管(20)内壁上、另一端绕过滑轮(31)后固定在第三升降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源可重复使用的高空作业平台,其特征是:包括底座(10),所述底座(10)上设置有第一升降管(20),所述第一升降管(20)外套设第二升降管(30),所述第二升降管(30)外套设第三升降管(40),所述第三升降管(40)外壁固定连接有作业平台(50),所述第一升降管(20)内设置有压缩气弹簧(21)和升降绳(22),所述压缩气弹簧(21)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升降管(20)内、另一端与第二升降管(30)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升降管(30)顶端转动设置有滑轮(31),所述升降绳(22)的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升降管(20)内壁上、另一端绕过滑轮(31)后固定在第三升降管(40)内壁上,所述第三升降管(40)内壁上转动布置有主动轮(41)和若干传动轮(42),所述主动轮(41)和若干传动轮(42)上绕设传动带(43),所述第三升降管(40)外壁上还设置有驱动主动轮(41)转动的驱动组件(44),所述第二升降管(30)顶端外壁上设置有连接板(32),所述连接板(32)与传动带(43)带身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组件(44)驱动传动带(43)运动带动第二升降管(30)与第三升降管(40)相对运动实现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源可重复使用的高空作业平台,其特征是:所述驱动组件(44)包括贯穿第三升降管(40)外壁的转动轴(441),所述转动轴(441)位于第三升降管(40)内的轴身上固定设置有主动齿轮(442),所述主动轮(41)上同轴设置有从动齿轮(443),所述主动齿轮(442)与从动齿轮(443)啮合,所述转动轴(441)外端连接有与其轴身垂直的转动杆(44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力源可重复使用的高空作业平台,其特征是:所述驱动组件(44)还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三升降管(40)外壁上的限位盘(445),所述限位盘(445)上环形阵列分布有若干限位孔(446),所述转动杆(444)端部设置有套筒(447),所述套筒(447)内设置有限位杆(448),所述限位杆(448)上还设置有压缩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源可重复使用的高空作业平台,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升降管(20)顶端的四侧外壁上均转动设置有第一滚轮(23),所述第二升降管(30)顶端和底端的四侧外壁上均转动设置有第二滚轮(33),所述第三升降管(40)底端内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冬冬,
申请(专利权)人:锐仕山东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