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固废利用的建筑基坑肥槽回填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人口数量明显增加,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越来越多的超高层建筑出现,伴随着超高层建筑的发展,深基坑工程的数量也日益增加。同时由于城市用地限制和建筑空间趋于密集,许多新建工程处于旧有建筑之间,加之旧有建筑情况复杂、敏感,狭小的施工空间及复杂、敏感的环境条件给基坑工程的施工带来了诸多难题。
2、而基坑回填最大的问题就是严实紧密,避免后续出现的塌陷等问题,影响临近房屋或者道路的安全问题,并且在开挖基坑的过程中,有许多积土堆积,无法得到有效的二次利用,还得耗费土方车将其拉到外部进行统一放置,增加了经济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固废利用的建筑基坑肥槽回填装置。
2、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基于固废利用的建筑基坑肥槽回填装置,包括基坑肥槽和移动架,移动架设置在基坑肥槽的一侧,移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固废利用的建筑基坑肥槽回填装置,包括基坑肥槽(1)和移动架(2),所述移动架(2)设置在基坑肥槽(1)的一侧,所述移动架(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配重块(3),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2)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筒(4),所述固定筒(4)的顶端呈漏斗状,所述固定筒(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架(5),所述导向架(5)与墙壁贴合设置,所述固定筒(4)内固定安装有固定架(6),所述固定架(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挡网(7),所述挡网(7)呈倾斜设置,所述固定架(6)内固定安装有震动筛(8),所述震动筛(8)设置在挡网(7)下方,所述固定筒(4)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细土下料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固废利用的建筑基坑肥槽回填装置,包括基坑肥槽(1)和移动架(2),所述移动架(2)设置在基坑肥槽(1)的一侧,所述移动架(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配重块(3),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2)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筒(4),所述固定筒(4)的顶端呈漏斗状,所述固定筒(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架(5),所述导向架(5)与墙壁贴合设置,所述固定筒(4)内固定安装有固定架(6),所述固定架(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挡网(7),所述挡网(7)呈倾斜设置,所述固定架(6)内固定安装有震动筛(8),所述震动筛(8)设置在挡网(7)下方,所述固定筒(4)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细土下料筒(9),所述固定筒(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破碎箱(10),所述破碎箱(10)与固定筒(4)相通,所述破碎箱(10)内安装有破碎辊,所述破碎箱(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破碎下料筒(11),所述破碎下料筒(11)与细土下料筒(9)的底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定量排料箱(12),所述定量排料箱(1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混合下料筒(13),所述混合下料筒(13)呈倾斜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固废利用的建筑基坑肥槽回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架(5)的侧壁上安装有多个能够滚动的车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固废利用的建筑基坑肥槽回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量排料箱(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7),连接杆(17)的一端与移动架(2)侧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固废利用的建筑基坑肥槽回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量排料箱(12)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22),电动伸缩杆(2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1),限位板(21)的外壁与定量排料箱(12)内壁贴合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固废利用的建筑基坑肥槽回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量排料箱(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l型支撑架(23),l型支撑架(23)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液压缸(24),第二液压缸(2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杆(25),滑动杆(25)的一端伸入定量排料箱(12)内并与其滑动连接,定量排料箱(12)内贴合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仲万,左祥闯,赵志明,魏亚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零到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