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沉底光催化全解水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45434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1 12:45
本技术涉及光催化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沉底光催化全解水反应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腔设置有内壳,所述外壳与内壳之间设置有保温腔,所述内壳的外侧上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内壳的上端螺纹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下表面开设有与内壳上端螺纹连接的密封螺纹槽,所述密封盖的下表面中部转动插接有旋转轴;通过旋转轴、搅拌组件、密封盖和内壳之间的配合,通过旋转轴带动旋转座转动,进而使旋转座上的升料叶片将内壳底部的光催化剂向内壳上层翻腾,进而在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的作用下,提高光催化剂与水的混合均匀性,进而提高对水的光催化效率,有效的避免了光催化剂堆叠或沉积在内壳底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催化设备,具体为一种防沉底光催化全解水反应器


技术介绍

1、半导体光催化剂是影响光催化全解水反应效果的关键,例如钛酸锶srtio3、硫化镉cds、氮化碳g-c3n4等,这些都是优异的光解水催化剂,然而,目前光催化剂全解水制氢普遍存在太阳能-氢能转化率较低的现象,并且对光催化剂各方面改性研究较多,对适合光催化剂参与的光催化反应器装置的改进却较少;

2、现有技术中,公开号:cn214210468u的中国
技术实现思路
,公开了一种光催化反应器,包括内壳层和外壳层,所述内壳层的上部为圆柱体,下部为球体;所述外壳层的上部为圆柱体,下部为半球体;所述内壳层部分内嵌于所述外壳层中,所述外壳层的顶面和底面分别与所述内壳层相连接形成中空的通道;所述外壳层的底面四周设置有集液凹槽,所述外壳层的下部半球体右侧设置有进液口,所述外壳层的上部圆柱体左上侧位置设置有出液口,所述集液凹槽的左侧设置有集液排出口。该技术通过在外壳层底部安装集液凹槽收集冷凝水,然后通过集液排出口将冷凝水排出,有效解决了低温下冷凝水滴到光源控制系统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过于频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沉底光催化全解水反应器,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腔设置有内壳(4),所述外壳(1)与内壳(4)之间设置有保温腔,所述内壳(4)的外侧上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内壳(4)的上端螺纹连接有密封盖(9),所述密封盖(9)的下表面开设有与内壳(4)上端螺纹连接的密封螺纹槽(10),所述密封盖(9)的下表面中部转动插接有旋转轴(12),所述旋转轴(12)的下端设置有搅拌组件(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沉底光催化全解水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杆(136)的长度小于内壳(4)的内径,所述第二搅拌杆(137)的长度小于连接杆(134)的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沉底光催化全解水反应器,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腔设置有内壳(4),所述外壳(1)与内壳(4)之间设置有保温腔,所述内壳(4)的外侧上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内壳(4)的上端螺纹连接有密封盖(9),所述密封盖(9)的下表面开设有与内壳(4)上端螺纹连接的密封螺纹槽(10),所述密封盖(9)的下表面中部转动插接有旋转轴(12),所述旋转轴(12)的下端设置有搅拌组件(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沉底光催化全解水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杆(136)的长度小于内壳(4)的内径,所述第二搅拌杆(137)的长度小于连接杆(134)的长度,两组所述第一搅拌杆(136)的轴心均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多组所述第二搅拌杆(137)呈等间距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沉底光催化全解水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35)的内侧对称开设有两组定位孔(138),所述套管(135)的外侧对称开设有两组插孔(139),两组所述插孔(139)分别与两组第一搅拌杆(136)交替设置,两组所述插孔(139)分别与两组定位孔(138)对应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沉底光催化全解水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139)内滑动插接有工字件(1310),所述工字件(13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霞魏宇学蔡梦蝶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