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轮机制造,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斗锻件的制造辅具及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冲击式水轮机组中,转轮体通常包括轮毂和水斗,轮毂是连接转轮与轮轴的中心部分,多个水斗安装在轮毂的外圆,用于接受水流的冲击力,将水流的动能转化为机械能,推动轮毂旋转。随着机组容量的不断增大,对转轮体强度、韧性指标要求越发严格,转轮体则通常由轮毂锻件和水斗锻件焊接而成。
2、例如现有的一种水斗锻件的结构图大致如图4-6所示,为了保证水斗锻件中的水流效果,水斗锻件属于深腔复杂曲面不锈钢锻件,壁厚差较大,其具体是一个对称式结构,包括中部向上凸起的成品脊部21以及对称在成品脊部21左右两侧的成品斗侧壁22,成品脊部21的下侧则具有与成品脊部21对应的成品凹槽25;其中,水斗锻件的前后端往往还分别设有前端内凹缺口23以及后端内凹缺口24,而将左右两个成品斗侧壁22分隔开,并使成品斗侧壁22的前端形成尖端,为了提高水斗锻件的水流效果,每个成品斗侧壁22在纵向(x轴方向)上具有一定的纵向弧度。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采用常规的钢锭整体模锻成型,水斗锻件成形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斗锻件的制造辅具,其特征在于,用于将水斗锻件预制坯冲挤成形为水斗锻件,所述水斗锻件预制坯包括钢锭板(1),所述钢锭板(1)于横向中部的上侧向上凸出设置有预制脊部(11),所述钢锭板(1)于横向中部的下侧向上凹陷形成有与所述预制脊部(11)对应的预制凹槽(12),所述钢锭板(1)的前端中部设置有向后内凹的预制前端缺口(13),所述钢锭板(1)的后端中部设置有向前内凹的预制后端缺口(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斗锻件的制造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形上模(3)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均为上模内凹面(32),所述上模内凹面(32)的弧度方向平行于水平面。
3.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斗锻件的制造辅具,其特征在于,用于将水斗锻件预制坯冲挤成形为水斗锻件,所述水斗锻件预制坯包括钢锭板(1),所述钢锭板(1)于横向中部的上侧向上凸出设置有预制脊部(11),所述钢锭板(1)于横向中部的下侧向上凹陷形成有与所述预制脊部(11)对应的预制凹槽(12),所述钢锭板(1)的前端中部设置有向后内凹的预制前端缺口(13),所述钢锭板(1)的后端中部设置有向前内凹的预制后端缺口(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斗锻件的制造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形上模(3)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均为上模内凹面(32),所述上模内凹面(32)的弧度方向平行于水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斗锻件的制造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形下模还包括定位柱(43)和第一定位块(44),所述定位柱(43)穿设于所述通槽(411)中,所述定位柱(43)位于所述通槽(411)横向中部的前端,且所述定位柱(43)的前侧面与所述通槽(411)的侧壁连接,所述定位柱(43)的后侧面为第二定位弧面(431),所述第二定位弧面(431)与所述预制前端缺口(13)以及所述成形上模(3)前侧的所述上模内凹面(32)贴合匹配;所述第一定位块(44)设置于所述上板(41)的上侧,且所述第一定位块(44)与所述定位柱(43)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定位块(44)的前侧面为第一定位弧面(441),所述第一定位弧面(441)与所述预制后端缺口(14)贴合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斗锻件的制造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形下模还包括第二定位块(45),所述第二定位块(45)设置于所述上板(41)的上侧,且多个所述第二定位块(45)分别设置于所述通槽(411)的左右两侧,所述通槽(411)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二定位块(45)相对的一侧面与上侧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倒角面(451)。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国,曹志远,刘金恒,徐国涛,牛广斌,常耀东,季雪,赵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