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冷站制冰的新型蓄冰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45241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1 12:44
本技术公开了用于冷站制冰的新型蓄冰槽,属于冷站制冰技术领域,包括蓄冰槽主体,所述蓄冰槽主体的内部中央横向设置有矩形内腔,且矩形内腔的内部中央横向焊接有焊接板,所述蓄冰槽主体内部前后侧设有至少两组等距的制冰槽,且制冰槽内部朝向于矩形内腔的一侧设有推板,所述焊接板前后侧与推板对应设置有电动推杆;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蓄冰槽主体底部的第一制冷剂盘管和制冰槽侧壁的第二制冷剂盘管,且第一制冷剂盘管与第二制冷剂盘管连通构成整体,因此制冷剂会依次流经第一制冷剂盘管与第二制冷剂盘管,相较于传统单一底盘式的制冷效果更加,可以极大的提高对制冰槽内部水源的制冷效率,提高装置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冷站制冰,更具体地说,涉及用于冷站制冰的新型蓄冰槽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的发展,夏季的温度也越来越高,因此夏季对于冰块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在冷站制冰工作中,其中蓄冰槽是制冰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主要是通过将水源加入到蓄冰槽内部,蓄冰槽底部会设置蛇形管盘,然后空调系统的制冷剂通过管盘的过程中对吸热制冷,从而将水源冻结成冰,完成制冰工作,因此,蓄冰槽为冷站制冰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但是在实际使用时类似结构的用于冷站制冰的新型蓄冰槽还存在诸多缺陷,如:传统用于冷站制冰的新型蓄冰槽制冷后,通常需要外部设备将冰块从蓄冰槽内部取出,费时费力,不利于使用,而且,传统用于冷站制冰的新型蓄冰槽,其通常都是直接在底部设置制冷剂管盘,其吸热制冷的效果相对较低,会极大影响制冰效率,不利于使用。鉴于此,我们提出用于冷站制冰的新型蓄冰槽。


技术实现思路

1、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冷站制冰的新型蓄冰槽,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3、2.技术方案

<p>4、用于冷站制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冷站制冰的新型蓄冰槽,包括蓄冰槽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冰槽主体(1)的内部中央横向设置有矩形内腔(101),且矩形内腔(101)的内部中央横向焊接有焊接板(102),所述蓄冰槽主体(1)内部前后侧设有至少两组等距的制冰槽(2),且制冰槽(2)内部朝向于矩形内腔(101)的一侧设有推板(104),所述焊接板(102)前后侧与推板(104)对应设置有电动推杆(103),且电动推杆(103)的一端与对应推板(104)固定连接,所述蓄冰槽主体(1)前后侧与制冰槽(2)对应的位置处设有排料口(201),且排料口(201)的内部通过铰链铰接安装有密封门(203),所述蓄冰槽主体(1)...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冷站制冰的新型蓄冰槽,包括蓄冰槽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冰槽主体(1)的内部中央横向设置有矩形内腔(101),且矩形内腔(101)的内部中央横向焊接有焊接板(102),所述蓄冰槽主体(1)内部前后侧设有至少两组等距的制冰槽(2),且制冰槽(2)内部朝向于矩形内腔(101)的一侧设有推板(104),所述焊接板(102)前后侧与推板(104)对应设置有电动推杆(103),且电动推杆(103)的一端与对应推板(104)固定连接,所述蓄冰槽主体(1)前后侧与制冰槽(2)对应的位置处设有排料口(201),且排料口(201)的内部通过铰链铰接安装有密封门(203),所述蓄冰槽主体(1)的底部设有第一内腔(3),且第一内腔(3)的内部设有第一制冷剂盘管(301),所述制冰槽(2)的侧壁设有第二内腔(4),且第二内腔(4)的内部设有第二制冷剂盘管(401),且第二制冷剂盘管(401)与第一制冷剂盘管(301)相互连通,所述蓄冰槽主体(1)一侧第二制冷剂盘管(401)的顶端设有制冷剂进口(5),且蓄冰槽主体(1)背向于制冷剂进口(5)一侧的第二制冷剂盘管(401)顶端设有制冷剂出口(6),所述蓄冰槽主体(1)的顶部通过安装杆(701)固定安装有导水管(7),且导水管(7)的底部与制冰槽(2)的内部之间连接有连接管(70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域解次久胡伟民申畅鞠长鹏罗伟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鑫联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