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通断控制连簧及供电自动通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45129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6:59
本技术公开一种新型通断控制连簧,其包括第一弹簧;第二弹簧,自第一弹簧的上端通过连接部件以相反旋向延伸形成,其长度差小于第一弹簧的长度差,且其弹簧轴线平行于第一弹簧的弹簧轴线,长度差为各弹簧的自由长度与压缩长度之间的差额;第三弹簧,自第一弹簧的下端通过导电部件以相同旋向延伸形成,其弹簧轴线平行于第一弹簧的弹簧轴线;还公开一种供电自动通断装置。本技术优化新型通断控制连簧的结构,基于第三弹簧的下端与PCB板电性连接,通过装卸电池门以控制第一弹簧压缩或释压,进而驱使第二弹簧与金属弹片电性连接或分离,最终实现通断电,实现切断装置内部元器件的电性连接,避免存在反向电压电流而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仪器仪表,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通断控制连簧及供电自动通断装置


技术介绍

1、市场上多数仪器、仪表设计为干电池、锂电池分别单一独立供电,在结构上两者不能兼容,这样不仅大大削减了产品工作时的续航能力,还会给使用者带来困扰。

2、干电池为一次性使用电池,用户需时刻关注电量状况,从经济角度上讲使用效益较低;锂电池可以反复充电使用,相比功耗下续航能力相对长久些,从使用上讲更有经济效益。

3、多数仪器、仪表的设计原理是更换或安装电池就会即刻给电pcb,用户甚至没有锁上电池门,产品也可以立即使用,存在安全隐患,尤其是使用锂电池供电的电力产品,用户在边充电边操作测量被测带电导体,如果有操作不当会引发安全隐患,会对人身安全造成极大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通断控制连簧及供电自动通断装置。

2、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新型通断控制连簧,所述连簧包括:

4、第一弹簧;

<p>5、第二弹簧,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通断控制连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簧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通断控制连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垂直于所述第一弹簧的弹簧轴线,以使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齐平,且于压缩状态下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通断控制连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部件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延伸段、第一安装段、支承段、第二安装段和第二延伸段,所述第一延伸段、第二延伸段分别与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第三弹簧的上端连接,所述支承段平行于所述第一弹簧的弹簧轴线,且所述支承段垂直于所述第一安装段,所述第一安装段平行于所述第二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通断控制连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簧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通断控制连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垂直于所述第一弹簧的弹簧轴线,以使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齐平,且于压缩状态下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通断控制连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部件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延伸段、第一安装段、支承段、第二安装段和第二延伸段,所述第一延伸段、第二延伸段分别与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第三弹簧的上端连接,所述支承段平行于所述第一弹簧的弹簧轴线,且所述支承段垂直于所述第一安装段,所述第一安装段平行于所述第二安装段。

4.一种供电自动通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通断控制连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电自动通断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敬奉吴国森杨志凌陈学文黄雕
申请(专利权)人:优利德科技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