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膨胀节的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450331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6:58
本技术涉及真空集热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膨胀节的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包括真空集热管主体,所述真空集热管主体的外侧设有两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靠近真空集热管主体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两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和连接件靠近真空集热管主体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缓冲条,所述连接件靠近限位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容纳块,所述容纳块的内部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远离移动槽的一端延伸至容纳块的外侧与限位件转动连接,所述移动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真空集热管主体的外侧设有外膨胀节,本技术通过设计能够提高真空集热管的整体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真空集热管,具体涉及一种双膨胀节的太阳能真空集热管


技术介绍

1、太阳能热利用是太阳能利用中最主要的方式,槽式太阳能热利用系统主要借助于槽式抛物面聚光器将太阳光反射汇聚到集热管上,通过管内介质把热能导出进行利用,其具有效率较高、规模大、易于标准化等特点。

2、目前,技术相对成熟的太阳能利用的方式有两种:光热利用和光电利用。其中太阳能热利用使用最为广泛其基本原理为使用太阳能集热装置诸如真空集热管、平板型集热器、陶瓷太阳能集热器等等热转换元器件将自然状态下的光能转化为热能直接供人类日常生活中使用,具有光热传递能力的玻璃管使绝大部分集热装置必要的基本部件,直接关系到太阳能的转化效率。

3、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太阳能热利用装置是真空管集热器,现有技术中全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由内、外两根同心圆玻璃管构成,具有高吸收率和低发射率的选择性吸收涂层沉积在内管外表面上构成吸热体,内外管夹层之间抽成高真空,其形状像一个细长的暖水瓶胆,即为我们常见的循环管路集热管。

4、现有太阳能真空管集热器在对其进行运输时,通常都堆叠放置在一起,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膨胀节的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包括真空集热管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集热管主体(1)的外侧设有两组连接件(2),所述连接件(2)靠近真空集热管主体(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两组限位件(3),所述限位件(3)和连接件(2)靠近真空集热管主体(1)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缓冲条(4),所述连接件(2)靠近限位件(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容纳块(5),所述容纳块(5)的内部开设有移动槽(6),所述移动槽(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杆(7),所述移动杆(7)远离移动槽(6)的一端延伸至容纳块(5)的外侧与限位件(3)转动连接,所述移动槽(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杆(8),所述滑动杆(8)的外侧套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膨胀节的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包括真空集热管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集热管主体(1)的外侧设有两组连接件(2),所述连接件(2)靠近真空集热管主体(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两组限位件(3),所述限位件(3)和连接件(2)靠近真空集热管主体(1)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缓冲条(4),所述连接件(2)靠近限位件(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容纳块(5),所述容纳块(5)的内部开设有移动槽(6),所述移动槽(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杆(7),所述移动杆(7)远离移动槽(6)的一端延伸至容纳块(5)的外侧与限位件(3)转动连接,所述移动槽(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杆(8),所述滑动杆(8)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压缩弹簧(9),所述真空集热管主体(1)的外侧设有外膨胀节(10),且所述真空集热管主体(1)的内部设有内膨胀节(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膨胀节的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7)的内部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部结构大小与滑动杆(8)的外部结构大小呈相对应设计,所述移动杆(7)通过滑动槽与滑动杆(8)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膨胀节的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块(5)的外侧开设有多组限位槽(12),移动杆(7)靠近限位槽(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3),所述限位杆(13)的外部结构大小与限位槽(12)的内部结构大小呈相对应设计,所述容纳块(5)通过限位槽(12)与限位杆(1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膨胀节的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3)在连接件(2)的外侧呈对称式结构设计,多组所述缓冲条(4)在连接件(2)和限位件(3)之间呈对称式结构设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膨胀节的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条(4)的内部开设有容纳槽(14),所述容纳槽(1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块(15),所述限位块(15)的外部结构大小与容纳槽(14)的内部结构大小呈相对应设计,且所述限位块(15)延伸至容纳槽(1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组第二压缩弹簧(16),所述第二压缩弹簧(16)的内部设有伸缩杆,且所述第二压缩弹簧(16)通过伸缩杆与限位块(15)和容纳槽(14)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建新单存星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元鼎特种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