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面部填充注射,特别涉及一种双向注射针头及带负压检测功能的面部填充注射装置。
技术介绍
1、当前常用的面部填充技术是一种盲视下的操作,如把透明质酸或者胶原蛋白,注射到面部用来改变面部形态和修正面部缺陷。这种技术实用高效,但存在一定的风险,其中最严重的是导致血管内药物栓塞,目前临床上避免这种严重并发症的主要手段是术者在注射前的负压抽吸,抽吸的针管与注射的针管是同一根,往往效果不确切,难以明确是否有血管破坏或者血管内注射情况;偶有负压抽吸会将血液抽入药剂,这会对临床工作带来极大困扰,术者需要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将药剂废弃,重新调配或者将少量的出血血液注入其他无出血区域,导致淤青或者浪费。
2、基于此,需要研发一种新的注射装置,能够满足填充前的快速检测及稳定的注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向注射针头及带负压检测功能的面部填充注射装置,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2、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双向注射针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向注射针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针管(1)和针座(2),所述针管(1)一端与所述针座(2)的一端连接固定,所述针管(1)内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负压腔道(11)和注射腔道(12),所述针管(1)另一端的侧面设有与所述负压腔道(11)连通的负压孔(13),所述针管(1)另一端的端部或侧面设有与所述注射腔道(12)连通的注射孔(14),所述针座(2)内设有与所述注射腔道(12)连通的容纳腔(21),所述负压腔道(11)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针座(2)的侧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注射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21)为带有内螺纹的圆柱状的腔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注射针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针管(1)和针座(2),所述针管(1)一端与所述针座(2)的一端连接固定,所述针管(1)内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负压腔道(11)和注射腔道(12),所述针管(1)另一端的侧面设有与所述负压腔道(11)连通的负压孔(13),所述针管(1)另一端的端部或侧面设有与所述注射腔道(12)连通的注射孔(14),所述针座(2)内设有与所述注射腔道(12)连通的容纳腔(21),所述负压腔道(11)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针座(2)的侧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注射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21)为带有内螺纹的圆柱状的腔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注射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座(2)的侧端突出设有接头(22),所述负压腔道(11)的一端自所述针座(2)内延伸至与所述接头(22)连接并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注射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孔(13)设有多个,并在所述针管(1)的另一端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5.一种带负压检测功能的面部填充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载体架(3)、第一注射器(4)、第二注射器(5)、两个伸缩装置(6)、负压检测器和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双向注射针头,所述第一注射器(4)和第二注射器(5)分别装于所述载体架(3)的两侧,两个所述伸缩装置(6)分别装于所述载体架(3)上,其中一个所述伸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凤凤,张栋,胡金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