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腔镜下腔道内缝合打结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44855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6:5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腔镜下腔道内缝合打结器,包括杆体,所述杆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打结叉和持器环,所述杆体的上端面与打结叉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杆体的下端面与持器环固定连接,所述打结叉内壁的最低端为尖锐结构,手持持器环,并将打结叉对准打好的线结,并向缝合的位置推动打结器,使线结进一步贴合缝合部位,且通过打结叉内壁的最低端为尖锐结构,可使线结与打结叉的尖锐部分卡合更加稳定,避免出现滑动影响线结的固定,通过打结叉最宽位置的直径为5mm,打结叉的深度为3mm,可避免线结脱离打结叉,进而使打结叉达到最理想最佳的操作效果,从而通过打结器可使外部缝合后使缝合线打结后更加贴合缝合部位,避免打好的结散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用缝合打结器,具体为一种腔镜下腔道内缝合打结器


技术介绍

1、现代外科医学发展至今,腔镜微创手术逐渐成为外科主流;所述腔镜手术相比普通外科手术有以下优势:实现腔内多角度“视察”、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切口美容效果好手术部位粘连少、患者负担轻等等。

2、在人体宫腔镜手术过程中,需要对手术切口进行缝合,缝合中需要将缝合线打结,目前临床上的缝合方法是借助持针器的钳头夹住缝合针进行缝合,打结时再借助于持针器、持物钳等多种手术器械相互配合,先打一个十字结,同法打一个活结收尾。

3、目前宫腔镜手术在缝合的过程中,仅依靠手动打结,不借助打结器,会造成线结不贴合缝合部位,且会出现滑结,导致影响缝合效果,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腔镜下腔道内缝合打结器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腔镜下腔道内缝合打结器,具有使外部缝合后使缝合线打结后更加贴合缝合部位,避免打好的结散开,影响缝合效果的特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腔镜下腔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腔镜下腔道内缝合打结器,包括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打结叉(2)和持器环(3),所述杆体(1)的上端面与打结叉(2)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杆体(1)的下端面与持器环(3)固定连接,所述打结叉(2)最宽位置的直径为5mm,所述打结叉(2)的深度为3mm,所述打结叉(2)内壁的最低端为尖锐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腔镜下腔道内缝合打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结叉(2)呈V型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腔镜下腔道内缝合打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结叉(2)内壁的夹角为30度。

<p>4.根据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腔镜下腔道内缝合打结器,包括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打结叉(2)和持器环(3),所述杆体(1)的上端面与打结叉(2)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杆体(1)的下端面与持器环(3)固定连接,所述打结叉(2)最宽位置的直径为5mm,所述打结叉(2)的深度为3mm,所述打结叉(2)内壁的最低端为尖锐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腔镜下腔道内缝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军花茂方周哲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连云港市第三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