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分流集液装置及吸收塔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44724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6:54
本申请涉及一种气液分流集液装置及吸收塔,气液分流集液装置安装在吸收塔的塔身筒体内,包括:筒形支撑件,具有上端开口和下端开口;环形板,环形板的内圈密封连接筒形支撑件的下端,环形板的外圈用于密封连接塔身筒体的内壁,以使筒形支撑件、环形板与塔身筒体的内壁围成环形集液槽;条形支撑件,水平横置于筒形支撑件的上端开口上且两端安装在筒形支撑件上;相互平行、均匀间隔设置于筒形支撑件的上端开口的若干个具有V形槽的V形板,V形板垂直安装于条形支撑件上;相互平行、均匀间隔设置于筒形支撑件的上端开口的若干个弧形拱板,弧形拱板通过连接板悬挂于V形板上方,并且弧形拱板正对并遮盖相邻两V形板之间的间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废气处理,特别是涉及一种气液分流集液装置及吸收塔


技术介绍

1、在锂电池生产中,在进行涂布-烘烤工艺后产生大量nmp废气,该废气属于voc气体,需符合排放标准才能外排。nmp废气常采用气液逆流的吸收方式进行净化,废气在吸收塔内由下至上运动过程中先后经过一层液体循环系统、二层液体循环系统的液体吸收,在二层液体循环系统中需设置能收集二层循环液并且能让废气从下向上通过以与二层循环液充分接触的气液分流集液装置。

2、现常用的气液分流集液装置是由底板、过风口及雨帽组成的,在底板上开有若干过风口,在每一过风口处设置一加雨帽,这种装置存在的问题是,由于过风口截面积较小迫使废气快速穿过,容易出现一层循环液被吹入二层液体循环系统中与二层循环液混合的情况,导致二层循环液浓度过高而影响对废气的吸收率,进而导致废气处理不达标。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气液分流集液装置及吸收塔,能够在气体分流时加强气体均布效果、降低气体上升速度,以避免出现一层循环液被吹入二层液体循环系统中与二层循环液混合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液分流集液装置,用于安装在吸收塔的塔身筒体内,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流集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支撑件包括条形支撑板本体及开设于所述条形支撑板本体上的若干V形卡口,若干所述V形板一一对应地卡装于若干所述V形卡口上,所述V形卡口与所述V形板的外壁面相适配;所述V形板的两端支撑于所述筒形支撑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分流集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支撑件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条形支撑件平行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流集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为具有反向的两折角的折弯板。

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液分流集液装置,用于安装在吸收塔的塔身筒体内,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流集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支撑件包括条形支撑板本体及开设于所述条形支撑板本体上的若干v形卡口,若干所述v形板一一对应地卡装于若干所述v形卡口上,所述v形卡口与所述v形板的外壁面相适配;所述v形板的两端支撑于所述筒形支撑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分流集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支撑件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条形支撑件平行间隔设置。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焕钧卢富恒谭军华张铭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鹏锦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