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曳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44388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6:51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梯曳引装置,涉及电梯设备技术领域。该电梯曳引装置,包括曳引机本体,所述曳引机本体驱动端固定有曳引轮,所述曳引机本体一端固定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中部开设有滑槽,所述固定架一端固定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中部固定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驱动端固定有带动架,所述带动架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曳引板,所述曳引板一端开设有凹槽,所述曳引板中部开设有曳引孔。该电梯曳引装置,通过微型电机驱动带动架进行旋转作业,实现位置限定的效果,达到提高电梯曳引装置使用安全性的作用,通过微型电机驱动带动架进行旋转作业,实现实时清理的效果,达到提高电梯曳引装置使用便捷性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梯曳引装置,属于电梯设备。


技术介绍

1、目前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电梯曳引机是电梯的动力设备,又称电梯主机,功能是输送与传递动力使电梯运行,它由电动机、制动器、联轴器、减速箱、曳引轮、机架和导向轮及附属盘车手轮等组成,导向轮一般装在机架或机架下的承重梁上,盘车手轮有的固定在电机轴上,也有平时挂在附近墙上,使用时再套在电机轴上,在电梯使用过程中,会需要用到曳引装置对电梯进行曳引处理。

2、虽然现有的曳引装置可以对电梯进行日常曳引作业,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曳引装置的钢丝绳卷绕位置不固定,使得曳引轮在转动时容易造成钢丝绳卷绕不均匀,容易出现卡绳的情况发生,进而使得电梯曳引装置的使用安全性不足,并且钢丝绳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容易积累灰尘,需要工作人员定时对其进行清理作业,给电梯曳引装置的使用带来不便,进而使得电梯曳引装置的使用便捷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电梯曳引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梯曳引装置的使用安全性不足以及电梯曳引装置的使用便捷性不足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梯曳引装置,包括曳引机本体,所述曳引机本体驱动端固定有曳引轮,所述曳引机本体一端固定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中部开设有滑槽,所述固定架一端固定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中部固定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驱动端固定有带动架,所述带动架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曳引板,所述曳引板一端开设有凹槽,所述曳引板中部开设有曳引孔,通过设置的曳引孔可以对绕卷的钢丝绳进行缠绕位置限定的效果。

5、优选地,所述曳引板另一端固定有稳定架,所述稳定架中部开设有稳定槽,所述稳定槽内壁滑动连接有稳定块,所述稳定块下端固定有两个伸缩杆,所述稳定块下端固定有两个弹簧,所述稳定块上端固定有毛刷架,通过设置的毛刷架可以对缠绕成卷的钢丝绳进行清扫的效果。

6、优选地,所述毛刷架贯穿在稳定槽上端,所述毛刷架外表面与曳引轮外表面相接触,所述稳定块外表面滑动连接在稳定槽内壁,所述稳定块呈方形设置,通过设置的稳定块可以与弹簧相互配合,带动毛刷架对钢丝绳进行清扫的作用。

7、优选地,两个所述伸缩杆一端固定在稳定块两侧,两个所述伸缩杆另一端固定在稳定槽两侧,两个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在稳定块两侧,两个所述弹簧另一端固定在稳定槽两侧,通过设置的稳定槽可以为稳定块的滑动提供场所支持的作用。

8、优选地,所述曳引板外表面滑动连接在滑槽内壁,所述曳引板竖切面为凸型设置,所述曳引孔贯穿在曳引板中部,所述固定架中部为镂空设置,所述固定架设置在曳引轮下方,通过设置的曳引轮可以对钢丝绳进行曳引作业的作用。

9、优选地,所述支撑架两端固定在固定架一端,所述支撑架呈u型设置,所述微型电机中部固定在支撑架中部,所述带动架一端固定在微型电机驱动端,所述带动架另一端外表面滑动连接在凹槽内壁,所述带动架呈l型设置,通过设置的带动架可以带动曳引板进行往复滑动的作用。

10、优选地,所述曳引机本体下端固定有两个安装架,两个所述安装架四角均开设有预留孔,两个所述安装架呈相对设置,通过设置的安装架可以使用螺栓将曳引装置进行紧固安装的作用。

1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梯曳引装置,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12、1、该电梯曳引装置,通过微型电机驱动带动架进行旋转作业,使得带动架、曳引板、固定架、滑槽、凹槽、曳引孔相互配合作业,实现位置限定的效果,避免曳引轮在转动时钢丝绳卷绕不均匀的情况发生,防止出现卡绳的情况,进而达到提高电梯曳引装置使用安全性的作用。

13、2、该电梯曳引装置,通过微型电机驱动带动架进行旋转作业,使得带动架、曳引板、稳定架、稳定槽、稳定块、弹簧、毛刷架相互配合作业,实现实时清理的效果,无需工作人员定时进行清理作业,给工作人员的使用带来便利,进而达到提高电梯曳引装置使用便捷性的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曳引装置,包括曳引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机本体(1)驱动端固定有曳引轮(2),所述曳引机本体(1)一端固定有固定架(3),所述固定架(3)中部开设有滑槽(4),所述固定架(3)一端固定有支撑架(5),所述支撑架(5)中部固定有微型电机(6),所述微型电机(6)驱动端固定有带动架(7),所述带动架(7)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曳引板(8),所述曳引板(8)一端开设有凹槽(9),所述曳引板(8)中部开设有曳引孔(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曳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板(8)另一端固定有稳定架(11),所述稳定架(11)中部开设有稳定槽(12),所述稳定槽(12)内壁滑动连接有稳定块(13),所述稳定块(13)下端固定有两个伸缩杆(14),所述稳定块(13)下端固定有两个弹簧(15),所述稳定块(13)上端固定有毛刷架(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曳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刷架(16)贯穿在稳定槽(12)上端,所述毛刷架(16)外表面与曳引轮(2)外表面相接触,所述稳定块(13)外表面滑动连接在稳定槽(12)内壁,所述稳定块(13)呈方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曳引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伸缩杆(14)一端固定在稳定块(13)两侧,两个所述伸缩杆(14)另一端固定在稳定槽(12)两侧,两个所述弹簧(15)一端固定在稳定块(13)两侧,两个所述弹簧(15)另一端固定在稳定槽(12)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曳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板(8)外表面滑动连接在滑槽(4)内壁,所述曳引板(8)竖切面为凸型设置,所述曳引孔(10)贯穿在曳引板(8)中部,所述固定架(3)中部为镂空设置,所述固定架(3)设置在曳引轮(2)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曳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5)两端固定在固定架(3)一端,所述支撑架(5)呈U型设置,所述微型电机(6)中部固定在支撑架(5)中部,所述带动架(7)一端固定在微型电机(6)驱动端,所述带动架(7)另一端外表面滑动连接在凹槽(9)内壁,所述带动架(7)呈L型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曳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机本体(1)下端固定有两个安装架(17),两个所述安装架(17)四角均开设有预留孔,两个所述安装架(17)呈相对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曳引装置,包括曳引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机本体(1)驱动端固定有曳引轮(2),所述曳引机本体(1)一端固定有固定架(3),所述固定架(3)中部开设有滑槽(4),所述固定架(3)一端固定有支撑架(5),所述支撑架(5)中部固定有微型电机(6),所述微型电机(6)驱动端固定有带动架(7),所述带动架(7)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曳引板(8),所述曳引板(8)一端开设有凹槽(9),所述曳引板(8)中部开设有曳引孔(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曳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板(8)另一端固定有稳定架(11),所述稳定架(11)中部开设有稳定槽(12),所述稳定槽(12)内壁滑动连接有稳定块(13),所述稳定块(13)下端固定有两个伸缩杆(14),所述稳定块(13)下端固定有两个弹簧(15),所述稳定块(13)上端固定有毛刷架(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曳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刷架(16)贯穿在稳定槽(12)上端,所述毛刷架(16)外表面与曳引轮(2)外表面相接触,所述稳定块(13)外表面滑动连接在稳定槽(12)内壁,所述稳定块(13)呈方形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超冷子文
申请(专利权)人:日照市特种设备检验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