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惯容可调的齿轮齿条式惯容减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44161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6: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惯容可调的齿轮齿条式惯容减振系统,涉及振动控制技术领域,包括保护外壳、齿条和链条调节组件;保护外壳的内腔一侧具有阻尼工作腔,阻尼工作腔内填充有阻尼材料;保护外壳两相对的内侧壁之间连接有主动齿轮组和从动齿轮组,从动齿轮组的齿轮外侧连接有飞轮;齿条一端穿入阻尼工作腔,且端头通过带节流孔活塞与阻尼工作腔的内壁滑动连接,齿条的另一端穿出保护外壳远离阻尼工作腔的侧壁,齿条的齿纹与连接齿轮啮合;链条调节组件连接在保护外壳的两相对的内侧壁之间,链条调节组件的链条分别与主动齿轮组和从动齿轮组对应的一组齿轮啮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在实现惯容减振系统惯容可调的基础上,强化吸能耗能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振动控制,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惯容可调的齿轮齿条式惯容减振系统


技术介绍

1、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振动现象可能会威胁土木工程结构的安全或影响结构正常功能的使用。采用结构减振控制技术可以降低动力响应,有效地改善和提高土木工程结构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安全性、适用性。

2、目前已日趋成熟并应用广泛的经典减振技术主要包括基础隔震技术、消能减振技术和调谐减振技术。其中,基础隔震技术是通过在结构底部设置隔振层,从而延长结构的自振周期,降低结构对地震加速度的响应;消能减振技术是通过在结构中设置耗能装置来增大结构阻尼,以消耗结构的振动能量;调谐减振技术是通过在结构顶部或特定位置附加质量元件,利用共振吸能的原理降低振动能量对建筑主结构的破坏。

3、在调谐减振系统中,由于附加质量的大小会影响减振效果,而过大的附加质量则会对结构本身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以轻量化为目的的惯容减振技术应运而生。

4、惯容减振系统中,目前使用较多的是滚珠丝杠式和齿轮齿条式,工作原理是将输入到减振系统的直线运动通过机械结构转化为旋转运动,以此输出“惯容”。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惯容可调的齿轮齿条式惯容减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惯容可调的齿轮齿条式惯容减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调节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保护外壳(15)两侧壁之间的调节杆一(6)和调节杆二(7),所述调节杆一(6)和所述调节杆二(7)的一端均伸出所述保护外壳(15),所述调节杆一(6)和所述调节杆二(7)上连接可调节曲杆(11),所述可调节曲杆(11)由中间杆,和通过所述调节杆一(6)和所述调节杆二(7)铰接在所述中间杆两端的活动杆,两根所述活动杆的端头分别转动连接有链条导轮一(8)和链条导轮二(9),所述链条(10)套设在所述可调节曲杆(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惯容可调的齿轮齿条式惯容减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惯容可调的齿轮齿条式惯容减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调节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保护外壳(15)两侧壁之间的调节杆一(6)和调节杆二(7),所述调节杆一(6)和所述调节杆二(7)的一端均伸出所述保护外壳(15),所述调节杆一(6)和所述调节杆二(7)上连接可调节曲杆(11),所述可调节曲杆(11)由中间杆,和通过所述调节杆一(6)和所述调节杆二(7)铰接在所述中间杆两端的活动杆,两根所述活动杆的端头分别转动连接有链条导轮一(8)和链条导轮二(9),所述链条(10)套设在所述可调节曲杆(11)以及所述链条导轮一(8)和所述链条导轮二(9)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惯容可调的齿轮齿条式惯容减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杆和/或所述活动杆上转动连接有用于支撑所述链条(10)的辅助导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惯容可调的齿轮齿条式惯容减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一(6)和所述调节杆二(7)作为所述中间杆和所述活动杆铰接的转动销轴,且所述调节杆一(6)和所述调节杆二(7)分别与所述中间杆的端头转动连接,并分别与所述活动杆的端头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惯容可调的齿轮齿条式惯容减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组(3)包括对称布置在所述齿条(1)两侧的两套主动齿轮组大齿轮(18)、主动齿轮组中齿轮(17)和主动齿轮组小齿轮(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聪张志赫苏宁陈昭庆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电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