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槽式半被动扑翼能量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44089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6: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滑槽式半被动扑翼能量采集装置,包括工作平台、滑座、扑翼移动组件、能量转换组件和驱动机构;工作平台用于架设在水面上,工作平台上贯穿开设有环形滑槽;滑座与环形滑槽滑动连接;扑翼移动组件设置在滑座的底部,用于在来流时推动滑座在环形滑槽内移动;能量转换组件包括发电机、第一齿轮和环形齿条;发电机固定于滑座的顶部;第一齿轮,连接在发电机的转轴上;环形齿条固定在工作平台的顶部,且环绕环形滑槽设置,环形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驱动机构设置在滑座上,用于在来流反向时带动滑座在环形滑槽内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使得扑翼围绕环形滑槽进行平面线性运动,实现连续的运动与能量采集,提高了能量采集的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源转换,具体是一种滑槽式半被动扑翼能量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能源需求的提高,化石能源的消耗造成的温室效应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可再生能源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提倡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风能和洋流能作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由于蕴含量巨大且便于大规模开发利用,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欢迎和重视。

2、自然界中鸟类和海洋生物通过控制翅膀和鳍的运动可以有效采集流场中的能量,以此实现高效的飞行或游动。在工程领域中同样存在翼型振荡流场能量采集的情况,如机翼的颤振和风力机叶片的挥舞和摆振。通过采集来流中的能量,机翼和风力机叶片可以实现不断地振动。受此启发,翼型振荡的能量采集方式给了人们传统旋转叶轮式能量采集装备之外的另一种选择。

3、目前,国内扑翼能量采集装置的研发还不成熟,扑翼的线性运动多为一维运动,即往复直线运动,扑翼能量采集装置主要包括直线导轨、滑座、由扑翼和俯仰角度调节机构构成的扑翼移动组件以及由环形齿条、齿轮、发电机构成的能量转换组件,通过俯仰角度调节机构调节扑翼的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滑槽式半被动扑翼能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槽式半被动扑翼能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组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槽式半被动扑翼能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滑块(28)的底部均开设有燕尾槽,所述第一滑槽以及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固定有与所述燕尾槽相匹配的基座(21),所述滑块(28)通过燕尾槽与所述基座(21)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槽式半被动扑翼能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滑块(28)的顶部固定有电机座(27),所述第二电机(26)与所述电机座(27)固定,另外一个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槽式半被动扑翼能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槽式半被动扑翼能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组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槽式半被动扑翼能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滑块(28)的底部均开设有燕尾槽,所述第一滑槽以及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固定有与所述燕尾槽相匹配的基座(21),所述滑块(28)通过燕尾槽与所述基座(21)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槽式半被动扑翼能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滑块(28)的顶部固定有电机座(27),所述第二电机(26)与所述电机座(27)固定,另外一个所述滑块(28)上固定有连接框(29),所述第一电机(30)位于连接框(29)的内部,第一电机(30)的输出轴延伸至连接框(29)外与所述第二齿轮(24)套装固定,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框(29)的侧壁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滑槽式半被动扑翼能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台(1)包括内平台和外平台,内平台和外平台之间形成有所述环形滑槽,所述内平台的顶部与外平台的顶部之间通过连接组件(4)连接,所述环形齿条(6)沿着环形滑槽固定在内平台的顶部或外平台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滑槽式半被动扑翼能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荻李昊张强朱发挥谢永慧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