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结构TPU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压力传感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244041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6: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结构TPU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压力传感应用,PDMS‑MCTT复合材料,采用静电纺丝工艺,在高压静电场的作用下,使用金属丝网模板接收器作为集电极,引导电纺纤维在此处优先堆积,产生厚度差异,最终形成了特殊的微半球结构,制备具有表面微结构的模板引导TPU织物基底层,在该基底层上负载MXene@CNTs导电材料,得到了MXene@CNTs/TT导电织物,再对该样品进行PDMS封装,得到PDMS‑MCTT复合材料,最后将两层复合材料相对组装并缝合,构建了双层PDMS‑MCTT织物基压力传感器,提供了更大的接触面积与织物内部层间空隙距离,从而在同等压力下实现更大的电阻变化,双层PDMS‑MCTT织物传感器在织物基柔性压力传感领域展现出优异的灵敏性,在运动检测和健康管理等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柔性传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结构tpu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压力传感应用。


技术介绍

1、随着物联网(iot)的发展以及万物互联理念的兴起,可穿戴传感器件作为移动终端正在蓬勃发展,拥有了巨大的市场价值。同时,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对于纺织品的需求逐渐从过去的保暖和遮蔽的基础需求逐渐转变为现在的美观和舒适的需求,并正在朝智能化、多功能化转变。人体信号可大致分为声音、温度、生理信号、运动轨迹和静止姿态等,可穿戴传感设备采用非入侵的方式在人体体表长期、连续的采集人体信号,在健康监测、疾病诊断、人机交互、运动检测以及姿态矫正等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传统的金属或半导体材料制备的刚性传感器件坚硬且较为沉重,在识别人体生理和运动信号时与弯曲的人体表面贴合性较差,佩带的舒适性欠佳;而且采集到的信号信噪比不稳定,信号精度无法保证。因此,采用柔韧且易于改性的织物基传感器以准确地识别人体生理和运动信号具有重大意义。

2、为了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实现不同的功能,使柔性织物基压力传感器能更精准灵敏的识别出应力,在选择并优化基底织物的空间结构的同时,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DMS-MCTT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DMS-MCTT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的步骤中,所述TPU织物基底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DMS-MCTT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1的步骤中,所述金属丝网模板为20~80目;在所述S12的步骤中,配置成的所述前驱体溶液的浓度为16~18wt%。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DMS-MCTT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3的步骤中,所述纺丝参数为:纺丝电压12~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dms-mctt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dms-mctt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的步骤中,所述tpu织物基底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dms-mctt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1的步骤中,所述金属丝网模板为20~80目;在所述s12的步骤中,配置成的所述前驱体溶液的浓度为16~18wt%。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dms-mctt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3的步骤中,所述纺丝参数为:纺丝电压12~16kv,推进速度0.7ml/h,纺丝时间0.5~2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dms-mctt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的步骤中,所述mxene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pdms-mctt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1的步骤中,所述搅拌时间为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荣辉潘嵩玥何景强何明春魏磊王萍景小玲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屏山纺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