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43962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6:48
本技术涉及急诊科护理的领域,公开了一种转运装置,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面开设有两个转动槽,所述支撑座的左侧、右侧分别开设有连通孔,所述转动槽的内部转动设置有齿轮,所述支撑座的左侧、右侧分别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连通孔,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齿轮的一侧固定,所述支撑座的顶面开设有若干个滑动槽,所述支撑座的顶面移动设置有两个支撑条,所述支撑条的底面固定有齿条,所述放置板的底面与两个支撑条的顶面固定。在本技术中,医护人员使用本装置可以直接将患者移动至手术台或者病床的正上方,无需翻转患者的身体,避免造成患者更加疼痛,降低了风险率,并且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同时提高了转移速度,节省了体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急诊科护理的,具体为一种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1、急诊室,又叫急诊科,是医院中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是综合急症医院主要接收求医服务的患者的其中一个部门。在医疗人员的日常工作中,时常需要对患者进行转移。

2、根据公告号为:cn217744834u的中国专利,一种急诊护理转运装置,通过插接杆的移动从而向左侧带动放置台进行移动,并在其放置台移动的同时将其病患进行翻转,使其侧躺在手术台上,从而让出了一半左右的手术台的使用宽度,而促使放置台向着手术台的方向进行移动直至其滑块移动到贯穿滑槽的最左侧时,放置台的一半移动到手术台上,且是处于病患让出一半使用宽度的位置,再通过反向的翻动病患使其平躺回去。

3、在上述方案中,在放置台移动的同时将患者进行翻转,使患者侧躺在手术台上,再反向的翻动患者使其平躺回去,导致存在如下缺点:在翻转过程中,患者会出现晃动,导致患者更加疼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转运装置,以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运装置,包括支撑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的顶面开设有两个转动槽(2),所述支撑座(1)的左侧、右侧分别开设有连通孔(3),所述转动槽(2)的内部转动设置有齿轮(4),所述支撑座(1)的左侧、右侧分别固定有驱动电机(5),所述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贯穿连通孔(3),所述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与齿轮(4)的一侧固定,所述支撑座(1)的顶面开设有若干个滑动槽(6),所述支撑座(1)的顶面移动设置有两个支撑条(7),所述支撑条(7)的底面固定有齿条(8),所述齿轮(4)与齿条(8)相啮合,所述支撑条(7)的底面固定有两个滑动条(9),所述滑动条(9)与滑动槽(6)滑动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运装置,包括支撑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的顶面开设有两个转动槽(2),所述支撑座(1)的左侧、右侧分别开设有连通孔(3),所述转动槽(2)的内部转动设置有齿轮(4),所述支撑座(1)的左侧、右侧分别固定有驱动电机(5),所述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贯穿连通孔(3),所述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与齿轮(4)的一侧固定,所述支撑座(1)的顶面开设有若干个滑动槽(6),所述支撑座(1)的顶面移动设置有两个支撑条(7),所述支撑条(7)的底面固定有齿条(8),所述齿轮(4)与齿条(8)相啮合,所述支撑条(7)的底面固定有两个滑动条(9),所述滑动条(9)与滑动槽(6)滑动设置,所述支撑座(1)的上方设置有放置板(10),所述放置板(10)的底面与两个支撑条(7)的顶面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6)的内壁两侧分别开设有限位槽(11),所述滑动条(9)的一侧固定有限位块(12),所述限位块(12)与限位槽(11)滑动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的底面固定有抬升板(13),所述抬升板(13)的左侧、右侧分别开设有若干个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琪王瑞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