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椎体间植骨融合术的,尤其是涉及一种脊柱椎间融合器。
技术介绍
1、一般情况下,脊柱椎间融合器插入于摘除椎间盘的所属脊椎之间,从而作为恢复及保持两相邻脊椎的间隔的人工假体。目前,市场上的脊柱椎间融合器大多由金属与非金属结合制成,金属材料在力学性能较强,但是在生物相容性方面较弱。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增加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本申请提供一种脊柱椎间融合器。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脊柱椎间融合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脊柱椎间融合器,包括融合器主体和骨钉,所述融合器主体和所述骨钉的材质均为同种异体骨的皮质骨,所述融合器主体具有主体正面、主体侧面、主体背面、主体顶面和主体底面,所述融合器主体上设有两个与所述骨钉相配合的通道,所述通道中的一者连通所述主体背面和所述主体顶面,另一者连通所述主体背面和所述主体顶面底面,所述骨钉设于所述通道处。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融合器主体用于插入患者患部的两枚椎骨之间,两个通道用于引导骨钉,使两枚骨钉分别钉入融合器主体上下两侧的两枚椎骨的锥体的骨松质中,从而将融合器主体固定于患部的两枚椎骨之间,利用同种异体骨的皮质骨作为融合器主体和骨钉材料能够增加植入物的生物相容性,使融合器主体和骨钉能够和患者的患部结合,加快恢复速度。
5、可选的,所述骨钉构造为四分之一圆弧,所述骨钉具有切割端,所述切割端设有切割刃,所述切割刃沿所述四分之一圆弧的径向设置。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
7、可选的,所述通道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相互垂直。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骨钉打入椎骨的过程是绕其圆弧所在圆的中心轴线转动的过程,通道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相互垂直能够保证,在骨钉的打入过程中,切割刃的切割方向顺应骨松质的骨小梁的延伸方向,减少被切断的骨小梁的数量,减少切割阻力。
9、可选的,所述骨钉内纤维的走向平行于所述骨钉首尾两端的连线方向。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制作骨钉时,使骨钉内部纤维沿骨钉首尾两端的连线方向设置,能够增加骨钉的结构强度,使其能够承载扭矩,起到固定相邻两椎骨与融合器主体的作用。
11、可选的,所述骨钉具有定位端,所述定位端位于所述骨钉远离所述切割端的一端,所述定位端的一侧设有限位块,所述通道靠近所述主体背面的一端设有与所述限位块相配合的限位槽。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块与限位槽的相互配合,可以避免骨钉过于深入,使骨钉钉入椎骨的部分和停留在融合器主体的部分各占骨钉的50%±3%,从而使得融合器主体能够停留在两个椎骨之间,并使得两个椎骨对融合器主体的力保持相对平衡。
13、可选的,所述主体顶面和所述主体底面为矩形环状结构。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状结构空余出的部分能够便于患者患部的骨长入并与植入的融合器主体及骨钉相容。
15、可选的,所述主体顶面和所述主体底面呈角度设置,且相对水平面对称设置,所述主体顶面和所述主体底面相互靠近的一侧与所述主体正面相连,所述主体顶面和所述主体底面相互远离的一侧与所述主体背面相连,所述主体正面、所述主体侧面和所述主体背面均垂直于水平面设置。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设置的主体顶面和主体底面能够使融合器主体呈现,越靠近主体正面其厚度越薄,越靠近主体背面其厚度越厚的状态,从而能够便于医师将融合器主体插入患者的患部的两个椎骨之间。
17、可选的,所述主体背面上还设有接驳槽和沟通孔,所述接驳槽和所述沟通孔同轴设置,所述沟通孔贯穿所述主体背面,所述接驳槽用于安装接驳块,所述接驳块包括接驳主体、延展框、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所述接驳主体上设有螺纹孔,所述延展框与所述接驳主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锁定部用于与所述主体背面靠近所述主体正面的一侧相抵接,所述第二锁定部至少部分的位于所述通道靠近所述主体背面的一端,所述第一锁定部通过第一连接片与所述接驳主体相连,所述第二锁定部通过第二连接片与所述延展框远离所述接驳主体的一侧相连。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接驳主体能够插入接驳槽,使延展框和第一连接片远离接驳主体的一端通过沟通孔深入融合器主体的中心位置,第一锁定部能够在第一连接片的作用下与主体背面靠近主体正面的一侧相抵接,从而使接驳块固定在接驳槽中,第二锁定部能够部分遮挡住通道靠近主体背面的一端,从而避免骨钉在钉入后未与患者的椎骨固定,导致骨钉滑出。
19、可选的,所述主体顶面和所述主体底面上设有多个防滑件,所述防滑件具有防滑顶面、防滑立面、防滑侧面和防滑底面,所述防滑立面和所述防滑侧面相互垂直,且均垂直于所述防滑底面,所述防滑顶面与所述防滑底面的夹角与所述主体顶面与水平面的夹角相同,多个所述防滑件的所述防滑底面分别与所述主体顶面或所述主体底面相连。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主体顶面或主体底面具有相同角度的防滑顶面能够便于插入,在插入后,与防滑底面相互垂直的防滑立面能够与融合器主体两侧的椎体的骨小梁相互平行,从而增加融合器与其两侧的椎骨之间的摩擦,避免在钉入骨钉之前,融合器主体与椎骨发生滑动并脱离。
21、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2、1.能够增加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
23、2.安装过程便利,便于医师将融合器主体插入患者的椎骨两侧,也便于在融合器插入后,医师将骨钉从通道钉入融合器主体两侧的椎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脊柱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融合器主体(1)和骨钉(2),所述融合器主体(1)和所述骨钉(2)的材质均为同种异体骨的皮质骨,所述融合器主体(1)具有主体正面(101)、主体侧面(102)、主体背面(103)、主体顶面(104)和主体底面(105),所述融合器主体(1)上设有两个与所述骨钉(2)相配合的通道(106),所述通道(106)中的一者连通所述主体背面(103)和所述主体顶面(104),另一者连通所述主体背面(103)和所述主体顶面(104)底面,所述骨钉(2)设于所述通道(106)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骨钉(2)构造为四分之一圆弧,所述骨钉(2)具有切割端,所述切割端设有切割刃(201),所述切割刃(201)沿所述四分之一圆弧的径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脊柱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106)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相互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脊柱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骨钉(2)内纤维的走向平行于所述骨钉(2)首尾两端的连线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脊柱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顶面(104)和所述主体底面(105)为矩形环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脊柱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顶面(104)和所述主体底面(105)呈角度设置,且相对水平面对称设置,所述主体顶面(104)和所述主体底面(105)相互靠近的一侧与所述主体正面(101)相连,所述主体顶面(104)和所述主体底面(105)相互远离的一侧与所述主体背面(103)相连,所述主体正面(101)、所述主体侧面(102)和所述主体背面(103)均垂直于水平面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脊柱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背面(103)上还设有接驳槽(108)和沟通孔(109),所述接驳槽(108)和所述沟通孔(109)同轴设置,所述沟通孔(109)贯穿所述主体背面(103),所述接驳槽(108)用于安装接驳块(3),所述接驳块(3)包括接驳主体(301)、延展框(302)、第一锁定部(303)和第二锁定部(305),所述接驳主体(301)上设有螺纹孔(307),所述延展框(302)与所述接驳主体(30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锁定部(303)用于与所述主体背面(103)靠近所述主体正面(101)的一侧相抵接,所述第二锁定部(305)至少部分的位于所述通道(106)靠近所述主体背面(103)的一端,所述第一锁定部(303)通过第一连接片(304)与所述接驳主体(301)相连,所述第二锁定部(305)通过第二连接片(306)与所述延展框(302)远离所述接驳主体(301)的一侧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脊柱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顶面(104)和所述主体底面(105)上设有多个防滑件(107),所述防滑件(107)具有防滑顶面(1071)、防滑立面(1072)、防滑侧面(1073)和防滑底面,所述防滑立面(1072)和所述防滑侧面(1073)相互垂直,且均垂直于所述防滑底面,所述防滑顶面(1071)与所述防滑底面的夹角与所述主体顶面(104)与水平面的夹角相同,多个所述防滑件(107)的所述防滑底面分别与所述主体顶面(104)或所述主体底面(105)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脊柱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融合器主体(1)和骨钉(2),所述融合器主体(1)和所述骨钉(2)的材质均为同种异体骨的皮质骨,所述融合器主体(1)具有主体正面(101)、主体侧面(102)、主体背面(103)、主体顶面(104)和主体底面(105),所述融合器主体(1)上设有两个与所述骨钉(2)相配合的通道(106),所述通道(106)中的一者连通所述主体背面(103)和所述主体顶面(104),另一者连通所述主体背面(103)和所述主体顶面(104)底面,所述骨钉(2)设于所述通道(106)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骨钉(2)构造为四分之一圆弧,所述骨钉(2)具有切割端,所述切割端设有切割刃(201),所述切割刃(201)沿所述四分之一圆弧的径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脊柱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106)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相互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脊柱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骨钉(2)内纤维的走向平行于所述骨钉(2)首尾两端的连线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脊柱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骨钉(2)具有定位端,所述定位端位于所述骨钉(2)远离所述切割端的一端,所述定位端的一侧设有限位块(202),所述通道(106)靠近所述主体背面(103)的一端设有与所述限位块(202)相配合的限位槽(106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脊柱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顶面(104)和所述主体底面(105)为矩形环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脊柱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顶面(104)和所述主体底面(105)呈角度设置,且相对水平面对称设置,所述主体顶面(104)和所述主体底面(105)相互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旺,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金邦尼泰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