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药热粘弹塑性蠕变本构模型的构建方法及损伤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43544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6: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炸药热粘弹塑性蠕变本构模型的构建方法及损伤分析方法,涉及含能材料本构模型研究技术领域,构建方法包括:S1、建立粘弹性模型;S2、建立粘塑性模型;S3、构建炸药热粘弹塑性本构模型;S4、构建炸药损伤模型;S5、构建炸药热粘弹塑性蠕变本构模型;损伤分析方法包括:分解应变增量;分析炸药热粘弹塑性蠕变本构模型的三维增量;分析炸药热粘弹塑性蠕变本构模型的隐式迭代求解格式;对增量形式的模型进行编程,得到用户子程序,使用有限元软件调用用户子程序;构建考虑应力状态相关性和损伤拉压异性的炸药含损伤热粘弹塑性蠕变本构模型,反映炸药结构的蠕变变形规律,计算炸药结构蠕变变形阶段的损伤力学行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含能材料本构模型研究,尤其涉及一种炸药热粘弹塑性蠕变本构模型的构建方法及损伤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1、高聚物粘结炸药是由单质炸药与高聚物粘结剂等组成的颗粒填充复合材料,作为导弹等武器装备中重要功能部件,其是武器杀伤力的重要方面。然而,导弹等武器装备在存储过程中要经历力、温度等载荷作用,其中的炸药在长时力热载荷下发生蠕变变形,同时初始微损伤不断汇聚、扩展,导致其力学性能退化。为了准确地模拟炸药结构在长期贮存期间的力学响应,首先需要建立可以精确描述炸药长时力学性能的本构模型。

2、在外部载荷作用下,炸药内部应力分布复杂,不同区域呈现不同应力类型。炸药存在与温度严重相关的蠕变拉压不对称性,在50℃时,拉伸和压缩稳态蠕变率相差三到四个数量级。炸药在制造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微孔洞、微裂纹等初始缺陷,在长时力热载荷作用下这些初始缺陷随时间发生演化,形成孔洞、裂纹等宏观缺陷,在宏观上表现为其力学性能的劣化,同样地,炸药损伤过程也具有拉压不对称性。可见,炸药材料本构模型具有应力状态相关性,目前炸药相关蠕变模型,还未有考虑蠕变应力状态相关性和拉压异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炸药热粘弹塑性蠕变本构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炸药热粘弹塑性蠕变本构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粘弹性模型为粘弹性材料整个应力历史对应的应变响应是各应力增量响应历史之和,将应力分为剪切项和体积项,则应变表示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炸药热粘弹塑性蠕变本构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粘塑性模型包括应变分解、流动准则、屈服准则和硬化模型,应变分解表示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炸药热粘弹塑性蠕变本构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炸药热粘弹塑性本构模型表示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炸药热粘弹塑性蠕变本...

【技术特征摘要】

1.炸药热粘弹塑性蠕变本构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炸药热粘弹塑性蠕变本构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粘弹性模型为粘弹性材料整个应力历史对应的应变响应是各应力增量响应历史之和,将应力分为剪切项和体积项,则应变表示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炸药热粘弹塑性蠕变本构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粘塑性模型包括应变分解、流动准则、屈服准则和硬化模型,应变分解表示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炸药热粘弹塑性蠕变本构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炸药热粘弹塑性本构模型表示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炸药热粘弹塑性蠕变本构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炸药损伤模型表示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炸药热粘弹塑性蠕变本构模型的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潘郝志明范志庚牛红攀靳凡李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