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支撑的高强度铰接支座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43379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6:44
本技术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钢结构支撑的高强度铰接支座机构,包括底板其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调节组件,所述底板上端左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口,所述底板上端右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下端与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壳内腔两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导杆。本技术提供一种钢结构支撑的高强度铰接支座机构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三角加固板的独特结构设计增加该机构的承载能力,且通过设置防护壳、导杆、导套、移动板、固定管、限位板、螺纹杆和转轮结构的配合使用使其该机构在进行工作时便于对其位置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具体的说是一种钢结构支撑的高强度铰接支座机构


技术介绍

1、铰支座,是指梁的两端搁置在支座上,支座仅约束梁的垂直位移,梁端可自由转动,为使整个梁不产生水平移动,在一端加设水平约束,该处的支座称为铰支座,工程上将结构或构件连接在支承物上的装置,称为支座。在工程上常常通过支座将构件支撑在基础或另一静止的构件上,支座对构件就是一种约束,支座对它所支承的构件的约束反力也叫支座反力,支座的构造是多种多样的,其具体情况也是比较复杂的,只有加以简化,归纳成几个类型,才便于分析计算。建筑结构的支座通常分为固定铰支座,滑移支座,固定支座和辊轴支座四类。

2、目前现有技术中的铰接支座结构较为单一且承载能力较差,在对其进行拼装时大多数是通过人工转动螺栓进行连接拼装较为繁琐,不便于进行快速拼装,且由于支座承载能力较差在工作时容易造成支架散落。

3、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钢结构支撑的高强度铰接支座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钢结构支撑的高强度铰接支座机构。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支撑的高强度铰接支座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调节组件,所述底板上端左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口,所述底板上端右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下端与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壳内腔两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导杆,所述导杆的表面套设有导套,所述导套与导杆相互配合,两个导套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内腔镶嵌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表面开设有固定槽,所述移动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下端与底板的上端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前侧穿过底板的内腔,所述螺纹杆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转轮。

3、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下端与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两个定位板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两个固定杆相反的一侧均活动连接有转动板,两个转动板相反一侧的内腔均设置有螺钉,所述螺钉的表面与转动板的内腔螺纹连接。

4、优选的,所述底板表面的四角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底板上端靠近凹槽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架,所述定位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栓,所述固定栓穿过定位架和凹槽的内腔。

5、优选的,所述防护壳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三角加固板,所述三角加固板靠近底板的一侧与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三角加固板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加固栓,所述加固栓穿过三角加固板并与底板接触。

7、优选的,所述限位板前侧和后侧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靠近移动板的一侧与移动板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移动板下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靠近防护壳的一侧与防护壳活动连接。

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0、1、本技术提供一种钢结构支撑的高强度铰接支座机构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三角加固板的独特结构设计增加该机构的承载能力,且通过设置防护壳、导杆、导套、移动板、固定管、限位板、螺纹杆和转轮结构的配合使用使其该机构在进行工作时便于对其位置进行调节。

11、2、本技术提供一种钢结构支撑的高强度铰接支座机构,通过转动转动板带动螺钉进行转动,再通过固定杆对其转动板的位置进行限位,再通过定位板对其固定杆进行固定,再通过转动螺钉对其该机构进行拼装,从而达到了在设备进行使用时可以快速的对其进行拼装组建。

12、3、本技术提供一种钢结构支撑的高强度铰接支座机构,通过设置底板、定位架、凹槽和固定栓的配合使用,从而达到了在设备使用时便于将设备与地面进行固定的效果,通过设置三角加固板、加固栓和底板的配合使用,从而达到了在设备使用时便于对其三角加固板进行限位加固的效果,通过设置限位板、固定块和移动板的配合使用,从而达到了对其限位板进行限位的效果,通过设置移动板、减震垫和防护壳的配合使用,从而起到减震以达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结构支撑的高强度铰接支座机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调节组件(2);所述底板(1)上端左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口(3);所述底板(1)上端右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组件(4);所述调节组件(2)包括防护壳(201);所述防护壳(201)的下端与底板(1)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壳(201)内腔两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导杆(202);所述导杆(202)的表面套设有导套(203);所述导套(203)与导杆(202)相互配合;两个导套(203)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移动板(204);所述移动板(204)的内腔镶嵌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固定管(205);所述固定管(205)的表面开设有固定槽;所述移动板(20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06);所述限位板(206)的下端与底板(1)的上端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板(206)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207);所述螺纹杆(207)的前侧穿过底板(1)的内腔;所述螺纹杆(207)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转轮(2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支撑的高强度铰接支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4);包括定位板(401);所述定位板(401)的下端与底板(1)的上端固定连接;两个定位板(401)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402);两个固定杆(402)相反的一侧均活动连接有转动板(403);两个转动板(403)相反一侧的内腔均设置有螺钉(404);所述螺钉(404)的表面与转动板(403)的内腔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支撑的高强度铰接支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表面的四角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底板(1)上端靠近凹槽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架(5);所述定位架(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栓(6);所述固定栓(6)穿过定位架(5)和凹槽的内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支撑的高强度铰接支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20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三角加固板(7);所述三角加固板(7)靠近底板(1)的一侧与底板(1)的上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支撑的高强度铰接支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加固板(7)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加固栓;所述加固栓穿过三角加固板(7)并与底板(1)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支撑的高强度铰接支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206)前侧和后侧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8);所述固定块(8)靠近移动板(204)的一侧与移动板(204)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支撑的高强度铰接支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204)下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减震垫(9);所述减震垫(9)靠近防护壳(201)的一侧与防护壳(201)活动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支撑的高强度铰接支座机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调节组件(2);所述底板(1)上端左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口(3);所述底板(1)上端右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组件(4);所述调节组件(2)包括防护壳(201);所述防护壳(201)的下端与底板(1)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壳(201)内腔两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导杆(202);所述导杆(202)的表面套设有导套(203);所述导套(203)与导杆(202)相互配合;两个导套(203)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移动板(204);所述移动板(204)的内腔镶嵌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固定管(205);所述固定管(205)的表面开设有固定槽;所述移动板(20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06);所述限位板(206)的下端与底板(1)的上端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板(206)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207);所述螺纹杆(207)的前侧穿过底板(1)的内腔;所述螺纹杆(207)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转轮(2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支撑的高强度铰接支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4);包括定位板(401);所述定位板(401)的下端与底板(1)的上端固定连接;两个定位板(401)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402);两个固定杆(402)相反的一侧均活动连接有转动板(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东强胡瀚孙大勇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美拓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