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呆作用的人工肺分支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42930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6:42
为了解决以上人工肺在组装时容易出错、比较麻烦,以及气密性差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具有防呆作用的人工肺分枝结构,其包括:快接公头1、快接母头2、密封圈或密封垫圈3,快接公头1和快接母头2之间互相匹配,使得人工肺的分段中的其中一段的末端能够与人工肺的分段中的其他一段的末端连接,其特征在于:快接公头1的快接公头主体15为圆柱形,在快接公头主体15的内部穿过一条气体通道4,快接公头主体15上设有第一限位导向槽11、第一锁紧导向槽12、第二限位导向槽13、第二锁紧导向槽14,快接母头23的侧壁232的内部设有第一限位凸台21和第二限位凸台2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医疗器械,较为具体的,涉及到一种具有防呆作用的人工肺分枝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1、吸入制剂作为一种既可肺部靶向又可全身给药的给药方式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国内外在治疗包括哮喘、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等疾病治疗方面均有相关吸入治疗药物,但是国内还处在仿制阶段。在吸入制剂的仿制及新药开发过程中均需要对吸入制剂进行评价,目前美国fda,中国药典指导的体外评价测试装置为ngi(级联撞击器)。采用级联撞击器进行体外评价测试的结构包括:l型连接管、预分离器、撞击器主体、加紧部件和气流出口,气流出口与真空泵连接。药剂通过分散装置进入入口并在装置各部位沉积,通过测试各部位沉积量来计算制剂的空气动力学直径分布。l型连接管为是美国fda直角喉,它将人体的口腔和喉部理想化为直角连接的两根圆管,其与真实人体的结构差距很大,所以目前已经有人开发出来了一些理想型的口喉模型,但是即使是理想的口喉模型,也仅仅只是包括了呼吸系统的口腔和喉部结构,并未考虑主气管及支气管等其他呼吸道结构与实际人体真实口喉结构的差距,并且由于不同年龄、性别、人种、病史等的呼吸道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防呆作用的人工肺分支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人工肺的分段中的其中一段末端的快接公头、以及设置在人工肺的分段中的其他一段末端的快接母头,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防呆作用的人工肺分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人工肺的每一个分段上均标注有编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防呆作用的人工肺分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导向槽和所述第二限位导向槽均位于快接公头主体的外侧靠近自由端面的位置;其中,所述第一限位导向槽远离自由端面的位置连接第一锁紧导向槽,所述第二限位导向槽远离自由端面的位置连接第二锁紧导向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呆作用的人工肺分支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人工肺的分段中的其中一段末端的快接公头、以及设置在人工肺的分段中的其他一段末端的快接母头,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防呆作用的人工肺分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人工肺的每一个分段上均标注有编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防呆作用的人工肺分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导向槽和所述第二限位导向槽均位于快接公头主体的外侧靠近自由端面的位置;其中,所述第一限位导向槽远离自由端面的位置连接第一锁紧导向槽,所述第二限位导向槽远离自由端面的位置连接第二锁紧导向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防呆作用的人工肺分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导向槽与自由端面的夹角为θ1,所述第二锁紧导向槽与自由端面的夹角为θ2;其中,夹角θ1等于夹角θ2并且二者均为锐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防呆作用的人工肺分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圈或密封垫圈,所述密封圈或密封垫圈位于所述快接公头的自由端面和所述快接母头的底板上表面之间,所述密封圈或密封垫通过被压缩从而实现密封功能。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旭东佟振博陈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新劢德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