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具体为一种残留外墙减震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1、历史建筑是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的建筑,它和文物保护单位及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有一定区别,文物建筑是具有一定文物价值的建筑,历史建筑是具有一定建筑价值的建筑。
2、而在对历史建筑进行保护的过程中,时常需要对历史建筑的外墙进行翻新操作,但历史建筑的外墙的稳定性较差,需要先采用保护结构加强其稳定性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翻新工作。
3、如公开号为:cn216341156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历史建筑残留外墙减震防护装置,其包括外侧竖向支撑装置和内侧竖向支撑装置,外侧竖向支撑装置与内侧竖向支撑装置通过横向支撑部件连接。
4、上述保护结构实现了对历史建筑的外墙的保护,且能够通过调节适用在不同厚度大小的历史建筑外墙上。但是,其横向支撑部件是通过横杆和螺母来实现两侧的连接和宽度的调节的,从其图中可以看出,横向支撑部件需要设置较大数量的横杆,不管在连接时还是在调节时,工作人员都需要对较大数量的横杆分别进行连接和调节,工作量大,且繁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残留外墙减震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两个抗震板(6)、两个缓冲机构(5)和手动调节机构(4),两个所述抗震板(6)分别滑动设在所述盒体(1)的两侧边,两个所述抗震板(6)之间的距离能通过设置在所述盒体(1)内的所述手动调节机构(4)进行调节,两个所述缓冲机构(5)分别安装在所述抗震板(6)的内侧,所述缓冲机构(5)包括防护板(52)、伸缩弹簧(54)和阻尼器(55),所述防护板(52)滑动安装在所述抗震板(6)的内侧,所述防护板(52)的滑动方向垂直于所述抗震板(6),所述伸缩弹簧(54)和所述阻尼器(55)连接在所述防护板(52)与所述抗震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残留外墙减震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两个抗震板(6)、两个缓冲机构(5)和手动调节机构(4),两个所述抗震板(6)分别滑动设在所述盒体(1)的两侧边,两个所述抗震板(6)之间的距离能通过设置在所述盒体(1)内的所述手动调节机构(4)进行调节,两个所述缓冲机构(5)分别安装在所述抗震板(6)的内侧,所述缓冲机构(5)包括防护板(52)、伸缩弹簧(54)和阻尼器(55),所述防护板(52)滑动安装在所述抗震板(6)的内侧,所述防护板(52)的滑动方向垂直于所述抗震板(6),所述伸缩弹簧(54)和所述阻尼器(55)连接在所述防护板(52)与所述抗震板(6)之间,所述伸缩弹簧(54)和所述阻尼器(55)同时垂直作用在所述防护板(5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残留外墙减震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52)上设有垂直的滑动框(51),所述抗震板(6)的内侧面设有滑槽(56),所述滑动框(51)配合嵌入所述滑槽(56)中,所述伸缩弹簧(54)和所述阻尼器(55)设置在所述滑动框(51)与所述滑槽(56)围成的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残留外墙减震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弹簧(54)和阻尼器(55)均垂直安装在所述滑槽(56)的底面上,所述防护板(52)的内面与所述伸缩弹簧(54)和阻尼器(55)连接。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程纬,陈彬彬,陈嘉乐,罗时燕,赖云飞,王淳,赖浩亮,刘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