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其的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4242681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6: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其的电池。该复合极片包括集流体、碳层和活性涂层,集流体与活性涂层通过碳层连接;碳层由涂碳浆料经UV固化制得,涂碳浆料中包括碳材料、第一粘结剂和光引发剂,第一粘结剂包括丙烯酸酯不饱和单体,丙烯酸酯不饱和单体的玻璃化温度为‑77~‑42℃;活性涂层由活性浆料经热固化制得,活性浆料中包括活性材料和第二粘结剂,第二粘结剂包括丙烯酸树脂,丙烯酸树脂的玻璃化温度为98~120℃。该复合极片的结构稳定性佳,而且能够降低PAA体系极片掉粉/脱落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具体地,涉及一种复合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其的电池


技术介绍

1、锂离子电池有着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安全性能好、外形可定制化,循环寿命长的优势。在此优势下,锂离子电池现在广泛应用于可移动电子设备、储能、动力汽车、电动工具等领域,近五年来市场需求呈稳步增长趋势,且随着电池技术越来越成熟,其应用的场景将不断扩大生活的各个方面。锂离子电池同样也存在短板,现有技术下快充快放性能逐渐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例如新能源汽车充电时间较长,不如燃油车加油便捷,无人机启动电源达不到一定放电功率就无法正常工作。在可移动电子设备上,消费者对充、快放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例如电动车、启动电源、电动螺丝刀、蓝牙耳机、智能手表等。

2、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嵌入脱出的定向移动,从而实现了电池的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相互转换。锂离子电池主要由正极极片、负极极片、隔膜和电解液构成。电池的整体性能与各个组成密切相关,电池电极是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对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安全性能有重要影响。在循环过程中,由于极片中活性物质的膨胀,会导致极片掉粉、甚至活性物质层成片脱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流体、碳层和活性涂层,所述集流体与所述活性涂层通过所述碳层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结剂还包括光固化树脂,所述光固化树脂的玻璃化温度为35~85℃,所述光固化树脂的分子量为10000~100000g/mol。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复合极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涂碳浆料中,所述碳材料:所述丙烯酸酯不饱和单体:所述光固化树脂=8~15:1~5:1~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不饱和单体的化学结构中包含端烯基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复合极片,其特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流体、碳层和活性涂层,所述集流体与所述活性涂层通过所述碳层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结剂还包括光固化树脂,所述光固化树脂的玻璃化温度为35~85℃,所述光固化树脂的分子量为10000~100000g/mol。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复合极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涂碳浆料中,所述碳材料:所述丙烯酸酯不饱和单体:所述光固化树脂=8~15:1~5:1~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不饱和单体的化学结构中包含端烯基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复合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不饱和单体包括1,5-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缩三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红春金伦刘范芬刘青松付行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