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零序电流互感器结构和剩余电流断路器。
技术介绍
1、在剩余电流断路器中,零序电流互感器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电路中发生触电或漏电故障时,互感器二次侧输出零序电流,使所接二次线路上的设备保护动作以保护断路器。现有的零序电流互感器罩壳存在结构复杂、装配困难、绝缘性能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零序电流互感器结构和剩余电流断路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零序电流互感器结构,包括互感器本体和包裹互感器本体的互感器罩壳,互感器罩壳具有可供电源导电系统的铜柱穿过的通孔,电源导电系统和负载导电系统位于互感器罩壳的两侧并通过穿入通孔内的铜柱连接导通,所述互感器罩壳由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拼成,所述第一半壳的内侧设有环绕通孔的套筒、套筒内的第一分隔筋,所述第二半壳的内侧设有与第一分隔筋对应的第二分隔筋,所述套筒套住第二分隔筋,所述第一分隔筋与第二分隔筋对接将通孔分隔成多
...【技术保护点】
1.零序电流互感器结构,包括互感器本体和包裹互感器本体的互感器罩壳(100),其特征在于:互感器罩壳(100)具有可供电源导电系统(200)的铜柱(210)穿过的通孔,电源导电系统(200)和负载导电系统(300)位于互感器罩壳(100)的两侧并通过穿入通孔内的铜柱(210)连接导通,所述互感器罩壳(100)由第一半壳(120)和第二半壳(130)拼成,所述第一半壳(120)的内侧设有环绕通孔的套筒(121)、套筒(121)内的第一分隔筋(122),所述第二半壳(130)的内侧设有与第一分隔筋(122)对应的第二分隔筋(131),所述套筒(121)套住第二分隔筋(13
...【技术特征摘要】
1.零序电流互感器结构,包括互感器本体和包裹互感器本体的互感器罩壳(100),其特征在于:互感器罩壳(100)具有可供电源导电系统(200)的铜柱(210)穿过的通孔,电源导电系统(200)和负载导电系统(300)位于互感器罩壳(100)的两侧并通过穿入通孔内的铜柱(210)连接导通,所述互感器罩壳(100)由第一半壳(120)和第二半壳(130)拼成,所述第一半壳(120)的内侧设有环绕通孔的套筒(121)、套筒(121)内的第一分隔筋(122),所述第二半壳(130)的内侧设有与第一分隔筋(122)对应的第二分隔筋(131),所述套筒(121)套住第二分隔筋(131),所述第一分隔筋(122)与第二分隔筋(131)对接将通孔分隔成多个独立的绝缘腔室(102),单个铜柱(210)置于单个绝缘腔室(102)内并与负载导电系统(300)对应相的负载联结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序电流互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隔筋(122)在与第二分隔筋(131)的对接面上设有中心柱(123)和多个第一对插凸起(124),所述第一对插凸起(124)为环绕绝缘腔室(102)设置的环形结构,所述多个第一对插凸起(124)交汇连接于中心柱(123),且环绕中心柱(123)间隔排列设置,形成多个第一对插槽(125),所述第二分隔筋(131)上设有与中心柱(123)对应的中心柱孔(132)、与多个第一对插槽(125)对应对插配合的多个第二对插凸起(133)和与多个第一对插凸起(124)对应对插配合的多个第二对插槽(1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零序电流互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四个绝缘腔室(102),所述第一分隔筋(122)和第二分隔筋(131)均为内有十字形筋的圆环结构;所述第一对插凸起(124)和第二对插凸起(133)均为直角扇形外轮廓形状的环形凸筋结构;所述第一对插槽(125)和第二对插槽(134)均为直角扇形凹槽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序电流互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壳(120)的外周壁上设有朝第二半壳(130)凸起的卡接凸起(126),所述第二半壳(130)的外周壁上设有与卡接凸起(126)卡接配合的卡接槽(13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零序电流互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凸起(126)为设有的活动口并将端部分成两个活动臂的片状结构,所述活动臂上设有向外凸起的钩部;所述卡接槽(135)由u形块的两臂连接于第二半壳(130)的外周壁上形成的孔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序电流互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互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平双,田巧,韦尚靖,李磊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