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换热系统及其应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42492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6: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反应釜换热系统及其应用方法,包括反应釜、第一夹套、第二夹套、换热器、热源和冷凝器,其中,第一夹套套设在反应釜的外壁上;第二夹套套设在第一夹套的外壁上,换热器具有供热介质入口、供热介质出口、蓄热介质入口和蓄热介质出口;第一夹套的入口与蓄热介质出口相连通,第一夹套的出口与蓄热介质入口相连通;第二夹套的入口与热源相连通,第二夹套的出口与供热介质入口相连通;供热介质出口连接冷凝器的入口,冷凝器的出口与第二夹套的入口相连通。本申请通过设置第一夹套、第二夹套及换热器,实现了多次换热,可充分回收热量,且便于调整反应釜的温度,降低了热量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反应釜,尤其涉及一种反应釜换热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1、反应釜是一种常见的生产设备,其用于存放物料,同时采用冷却、加热等方式,使物料进行物理或化学反应。通常,反应釜还会集成有搅拌组件,以对内部物料进行搅拌,从而保证反应的正常进行。反应釜的结构多样化,根据传热结构,其可分为夹套式、外半管式、内盘管式及组合式,以适应不同物料的加热需求。

2、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108940155b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反应釜加热装置及其换热系统,包括釜体,夹层,搅拌装置,传动装置,电机,气缸。如此方案中,夹层位于釜体的外侧,其通过省煤器加热流体,进而将流体送入夹层中对物料进行加热;

3、另有授权公告号为cn108671865b的专利技术专利,提出了一种采用夹套排气的双盘管节能高效反应釜。包括釜体、上部盘管、下部盘管、夹套、搅拌桨、挡板等。上部盘管出口直接与夹套连通,利用夹套兼做汽液分离装置;盘管采用多个圆形盘管,将传统的螺旋形盘管的串联方式改为并联方式。如此方案中,通过将蒸汽送入夹套用于换热。

4、如上述技术方案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应釜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1)、第一夹套(2)、第二夹套(3)、换热器(4)、热源(5)和冷凝器(6),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尾气处理装置(7),所述尾气处理装置(7)的入口与所述换热器(4)的所述供热介质出口(402)及所述冷凝器(6)的出口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釜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管道(8)和开关阀(9),其中,所述第一夹套(2)与所述第二夹套(3)的入口及出口均设置有管道(8),所述开关阀(9)串接在所述管道(8)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应釜换热系统,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釜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1)、第一夹套(2)、第二夹套(3)、换热器(4)、热源(5)和冷凝器(6),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尾气处理装置(7),所述尾气处理装置(7)的入口与所述换热器(4)的所述供热介质出口(402)及所述冷凝器(6)的出口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釜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管道(8)和开关阀(9),其中,所述第一夹套(2)与所述第二夹套(3)的入口及出口均设置有管道(8),所述开关阀(9)串接在所述管道(8)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应釜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套(2)呈环形状结构,所述第一夹套(2)的内部设置有介质流道(201),且所述第一夹套(2)的内部设置有隔断板(21),所述隔断板(21)阻断所述介质流道(201);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长友黄晓琪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越洋玻璃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