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印染废水的吸附与膜分离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42490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6: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针对印染废水的吸附与膜分离一体化装置,属于废水净化技术领域。包括外框架,膜吸附组件,所述膜吸附组件设置于所述外框架内圈,所述外框架包括若干阻水板、与阻水板相同数量的滤板框,所述阻水板与所述滤板框间隔连接后围成环形外框架,所述滤板框内插接有若干活性炭滤板,所述滤板框底部位置连接有滤板排口,并在所述滤板排口与所述滤板框连接处设置有旋转挡板,其中,所述滤板排口与所述活性炭滤板上分别设置有磁极相同的磁块与磁带;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随时对活性炭滤板进行更换,无需停止印染废水净化工序,在净化池内存有需要净化的印染废水时,也能进行滤板的快速更换,降低了净化装置的维护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针对印染废水的吸附与膜分离一体化装置,属于废水净化。


技术介绍

1、印染废水主要来源于纺织品加工过程中的纤维材料与染料等。印染废水具有有机污染物含量高、可生化性差、毒性强和色度高等特性,属于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产生的废水需要经过净化后才能进行排泄,工业上常用到mcr膜进行过滤净化。

2、由于印染废水本身含有的大量杂质,一般在印染废水被投放至净化池前,会对印染废水进行前置预处理,通过活性炭吸附床对废水进行初步的杂质吸收,但活性炭吸附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常更换滤板,每次更换滤板时都需要停止整个净化工序,并在排出净化池内的废水后,才能进行滤板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针对印染废水的吸附与膜分离一体化装置,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在废水净化过程中更换滤板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针对印染废水的吸附与膜分离一体化装置,包括外框架,膜吸附组件,所述膜吸附组件设置于所述外框架中心,

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对印染废水的吸附与膜分离一体化装置,包括外框架(1)、膜吸附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吸附组件(2)设置于所述外框架(1)内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印染废水的吸附与膜分离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板框(102)上设置有用于卡接所述活性炭滤板(3)的安装滑槽(1021),所述安装滑槽(1021)侧边设置有密封槽(1022),并在所述密封槽(1022)内设置有密封带(10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针对印染废水的吸附与膜分离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滤板(3)包括安装框(301),所述安装框(301)内圈设置有活性炭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对印染废水的吸附与膜分离一体化装置,包括外框架(1)、膜吸附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吸附组件(2)设置于所述外框架(1)内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印染废水的吸附与膜分离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板框(102)上设置有用于卡接所述活性炭滤板(3)的安装滑槽(1021),所述安装滑槽(1021)侧边设置有密封槽(1022),并在所述密封槽(1022)内设置有密封带(10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针对印染废水的吸附与膜分离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滤板(3)包括安装框(301),所述安装框(301)内圈设置有活性炭块(302),所述安装框(301)两侧设置有与所述安装滑槽(1021)卡接的延伸卡板(3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针对印染废水的吸附与膜分离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301)长度方向的其中一侧边设置有三角卡槽(304),另一侧边设置有与所述三角卡槽(304)卡接的三角块(3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印染废水的吸附与膜分离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雅红吴玉超邓海静雷金明章柏军方孟飞陆芳军朱和林
申请(专利权)人:开源环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