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有防尘结构的液压油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41726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6:33
本申请涉及的技术领域,尤其是,其包括中空的缸筒、前端盖、后端盖、活塞和活塞杆,活塞滑移设置于缸筒内,活塞将缸筒的内腔分为进油腔和出油腔,前端盖固定于缸筒靠近出油腔的一侧,后端盖固定于缸筒远离出油腔的一侧,活塞杆的一端与活塞固定连接,活塞杆容置于出油腔内,活塞杆的活动端贯穿前端盖后伸出缸筒,前端盖上设置有防尘机构,防尘机构包括铜板和压板,铜板和压板均固定于前端盖上,压板的侧壁与铜板的一侧侧壁抵接,铜板的另一侧侧壁与前端盖的侧壁抵接,压板和铜板均开设有通孔,活塞杆的活动端贯穿压板及铜板,活塞杆的侧壁与铜板的内侧壁抵接。本申请具有提高液压油缸的防尘性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液压油缸的,尤其是涉及一种内置有防尘结构的液压油缸


技术介绍

1、液压油缸是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做直线往复运动(或摆动运动)的液压执行元件。它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用它来实现往复运动时,可免去减速装置,并且没有传动间隙,运动平稳,因此在各种机械的液压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2、常见的液压油缸包括缸筒、端盖、活塞、活塞杆和密封件。此外,为了防止灰尘和杂质进入液压油缸内部,端盖上还额外安装了防尘装置。防尘装置通常采用橡胶圈,缸筒开设有开口,橡胶圈固定于缸筒的开口处,橡胶圈侧壁与活塞杆侧壁抵接,橡胶圈的设置使得活塞杆在做直线往复运动时灰尘和杂质不易进入到液压油缸内部,从而起到防尘作用。

3、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橡胶圈受到活塞杆碰撞及长期浸油的影响容易损坏,使得活塞杆侧壁与缸筒之间存在一定间隙,从而使得灰尘与杂质易进入到缸筒内,导致液压油缸的防尘效果不佳,因此还有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液压油缸的防尘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内置有防尘结构的液压油缸。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置有防尘结构的液压油缸,包括中空的缸筒(1)、前端盖(2)、后端盖(3)、活塞(4)和活塞杆(5),所述活塞(4)滑移设置于所述缸筒(1)内,所述活塞(4)将所述缸筒(1)的内腔分为进油腔(6)和出油腔(7),所述前端盖(2)固定于所述缸筒(1)靠近所述出油腔(7)的一侧,所述后端盖(3)固定于所述缸筒(1)远离所述出油腔(7)的一侧,所述活塞杆(5)的一端与所述活塞(4)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5)容置于所述出油腔(7)内,所述活塞杆(5)的活动端贯穿所述前端盖(2)后伸出所述缸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盖(2)上设置有防尘机构(8),所述防尘机构(8)包括铜板(81)和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有防尘结构的液压油缸,包括中空的缸筒(1)、前端盖(2)、后端盖(3)、活塞(4)和活塞杆(5),所述活塞(4)滑移设置于所述缸筒(1)内,所述活塞(4)将所述缸筒(1)的内腔分为进油腔(6)和出油腔(7),所述前端盖(2)固定于所述缸筒(1)靠近所述出油腔(7)的一侧,所述后端盖(3)固定于所述缸筒(1)远离所述出油腔(7)的一侧,所述活塞杆(5)的一端与所述活塞(4)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5)容置于所述出油腔(7)内,所述活塞杆(5)的活动端贯穿所述前端盖(2)后伸出所述缸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盖(2)上设置有防尘机构(8),所述防尘机构(8)包括铜板(81)和压板(82),所述铜板(81)和所述压板(82)均固定于所述前端盖(2)上,所述压板(82)的侧壁与所述铜板(81)的一侧侧壁抵接,所述铜板(81)的另一侧侧壁与所述前端盖(2)的侧壁抵接,所述压板(82)和所述铜板(81)均开设有通孔,所述活塞杆(5)的活动端贯穿所述压板(82)及所述铜板(81),所述活塞杆(5)的侧壁与所述铜板(81)的内侧壁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有防尘结构的液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板(81)设置有凸起,所述前端盖(2)上设置有卡槽(9),所述凸起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隆生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坚泰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