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箱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417 阅读:7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分离的敞开顶部(10)的蜂箱盖,所述顶部由机构夹持在盖子的主体(99)的一侧上。通过打开盖子的顶部(10),一个在其一侧有箱子(8)、另一侧有容易打开的盖子(48)的表面显示出来,使得能直接进入蜂房内部。在盖子的顶部(10)上有打开和关闭进气孔(12)的天窗(11)。蜂房在其底部有折叠的取出板(85)以在运输过程中缩小空间。用楔形榫头(15,16)限制侧壁(94)。这样使得其非常耐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通常涉及一种蜂箱,特別涉及具有能打开和关闭的顶部的蜂箱盖, 并且在顶部下具有箱子和具有可移去盖子的窗口,具有有能开闭的天窗的进气 孔,所述蜂箱是用特殊方法将其木料连接在一起的,在蜂箱的底部具有特殊的取出板(take off board )。
技术介绍
到现在为止,在蜂箱中盖子盖住蜂房的主体并能通过进气孔进行空气流 通。为了让蜜蜂工作,必须用力拿掉盖子,因为盖子能被蜜蜂用蜂胶粘住。这 样会刺激和压迫蜜蜂,需要养蜂者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工作,而且有必要用烟熏 蜜蜂。尽管烟具有将有毒物质传播到蜂蜜产品的缺点。刺激具有蜜蜂消耗蜂蜜和花粉、 一些蜜蜂的死亡和从附近的蜂箱掠夺的副作用。另外, 一般在盖子和 蜂房中,是用钉子和螺丝将木板夹持在一起,导致木板松开连接并裂缝。取出 板是蜂房底部的延伸。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蜂箱盖不仅盖住蜂房的主体还能在任何天气条件下进行所 有蜂房里的工作,不用取掉蜂箱盖也不用用烟熏蜜蜂,这样养蜂者所需要花费 的时间和工作就少了。这种方法不用刺激蜜蜂,避免了消耗蜂蜜和花粉以及掠 夺附近的蜂箱。用这种盖子,我们能观察蜂房里的蜜蜂而不去打扰它们。只有 当我们必须在蜂房里的木板上工作时,才必须取掉这种蜂房的盖子。通过调节 进气孔的天窗,养蜂者帮助蜜蜂克服任何天气条件。因为侧板是用楔形榫头夹 持在一起而不是用钉子或螺钉,所以盖子和蜂房主体不会破裂,连接不会松开 也不会腐烂。因为底部挡板的取出板向上挡住主门而不允许蜜蜂出去,但由于 它的筛眼结构又允许空气进入,蜂箱的运输所需要的空间就缩小了。为了有助 于蜜蜂的飞行,取出板(82)的尺寸可以拉长。上述类型的方案从以下例子可知专利文献US4546509 A/HUETTER中提到一种蜂箱,这种蜂箱允许在同 一个蜂箱中有具有单独的蜂后的多个蜜蜂群采集和存贮蜂蜜,和我的专利技术不相关。专利文献US2340219 A/GJB丄EWIS COMPANY中提到普通的传统结构的 ^^箱,这种^^箱具有改进的架子或框架支撑元件,和我的专利技术不相关。专利文献US129464A/CUNNINGHAM中提到蜂箱的普通结构,没有能打 开的盖子,因此和我的专利技术不相关。专利文献US4736479 A/LAGERMAN中提到一种养蜂的方法而不是蜂箱 的盖子,因此和我的专利技术不相关。专利文献GR20020100010 A/PANAGIOTAKIS K.中才是到一种抽取蜂蜜的 机构,因此和我的专利技术不相关。专利文献US4199832 /GLASSCOCK ET AL.中提到一种用特殊材料如泡沫 等构建的蜂箱,因此和我的专利技术不相关。专利文献US2300772 A/BORLAND中提到蜂箱主体和框架结构,因此和 我的专利技术不相关。我的专利技术与上述专利技术不同,因为蜂箱具有对开的盖子和喂养、护理以及观 察蜜蜂的内部机构,因为蜂箱进气孔上具有天窗,因为用楔形榫头与侧壁夹持 在一起,而且使用折叠的取出板,所以与所有上述专利技术无关。在我的专利技术中,盖子的顶部用连接机构与其主体相连以允许打开和关闭盖 子。顶部下面的表面有两部分, 一部分有放液体的箱子,在另一部分中有一窗 口',通过窗口我们能观察、喂养和做任何需要与蜜蜂直接接触的工作。可移去 的盖子盖住窗口。进气孔用连接于具有连接机构的盖子顶部上的天窗盖住。蜂 房具有连接于其底部、具有允许其打开和关闭的折叠机构的取出板。在侧板上 蜂房釆用楔形榫头。附图说明 ' 图1示出了具有本专利技术所有特征的完整的蜂箱;图2是在盖子与内部窗口的盖子接触点处,盖子沿点A到点B的纵剖面; 图3是蜂房的盖子沿内部窗口中间的点C到点D的截面图; 图4是沿箱子中间的点E到点F的截面图5是盖子顶部和侧壁沿点G到点H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示出了盖子的顶部(10)打开着,并与具有连接机构的盖子的主体(99) 的一侧连接,所述连接机构使其能打开并显示箱子(8)、窗口 (9)、窗口 (9) 的盖子(48)和盖子的主体(99)的上表面(2)。在箱子(8)中,我们放置我们想要蜜蜂取走的任意液体。液体通过缝隙 (34)传输并填充蜜蜂能从中取走液体的箱子的空间(7)。可移去的盖子(48) 安装在图1、 2、 3所示的表面(23、 24、 25、 27)的图3所示的凹槽.(33)中。表面(26)是表面(27)的延伸,向图1、 2所示的箱子中倾斜,在(26) 和箱子底面(30)之间形成空间(34)。这种结构的空间(34)允许液体穿过 流向空间(7),同时阻止蜜虫奪离开虫奪房。箱子的边(35)比其它边低,以允许 蜜蜂进入图2中箱子的空间(7)。在空间(7)的边(35, 26)上的窄条(36) 有助于蜜蜂从箱子里取完液体后返回蜂房的主体内时,轻松地从空间(7)中 爬上去而不被涤死。在盖子的主体中,表面(23、 24、 25、 3)夹持着箱子和 可移去的盖子(48),并阻止蜜蜂与图1、 2、 3、 4所示的盖子的顶部接触。盖子(10)的顶部用金属板(21)覆盖着,金属板出现在盖子(10)的顶 部的周围以保护盖子不被风吹雨淋。金属板向下盖住如图1和5所示的盖子顶 部(10)和主体(99)之间的缝隙(78)。主体(99)的前后具有进气孔(12)。天窗(11 )附着在具有连接机构(44)的盖子顶部(10)上,以允许它们 在进气孔(12)前面打开和关闭,从而在需要时能盖住它们。在天窗(11)上 有钉子(50),钉子插入进气孔(12)中以向下夹持盖子的顶部(10),所以当 天窗关闭时盖子的顶部不能被风吹开。那些钉子仅在盖子顶部的窗口侧的天窗 上。机构(13)用蜂房的主体(94)夹持盖子的主体(99)。在每个对应边上 有两个这种机构(13)。箱子(8)的前边(52)是倾斜的,从而在箱子(8) 和盖子主体(99)的面板之间留有缝隙。这个缝隙允许空气穿过到达蜂房的主 体。在图2所示的窗口的凹槽(33)的四个角上的凸起(55)由略高于凹槽(33) 的下部(56)的可移去的盖子(48)夹持在与在凹槽和可移去的盖子8)之 间留有缝隙的表面(27、 24、 23、 25)相同的高度上,以致能用薄刀片取下蜂胶。缝隙(40)比蜜蜂小,不允许蜜蜂向盖子的顶部(10)离开。由于捕获的 空气,可移去的盖子(48)的表面之间的空间、箱子和盖子的顶部(10)形成 额外的隔离层。蜂房的各边之间的连接是如图1所示的楔形榫头(15, 16),并用了一些 胶。折叠的取出板(85)用机构(88)夹持在蜂房的底部,取出板可以是比普 通的长一些的板(82)以有助于蜜蜂的飞行和它们返回到主进口 (84)。因为 它能在蜂房的主进口的前面折叠,在蜂房的运输过程中,它不需要任何空间。 这种方式能挡住主进口而不允许蜜蜂离开。由于它的筛眼结构,它允许空气流 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蜂箱盖,具有在里面夹持用来放液体的箱子的分离顶部,和具有窗口和盖住窗口的可移去盖子的水平面,水平面的一侧向箱子里倾斜,    其特征在于,具有用连接机构(1)打开的分离顶部(10),在顶部盖子下有一与盖子的侧壁(2)连接的表面,所述盖子具有能被可移去的盖子(48)盖住的窗口(9)和用来放液体的箱子(8),表面的一侧(26)倾斜并向下进入箱子,在其末端和箱子的底部(30)之间形成一缝隙(34),通过所述缝隙液体能从盖子的主体(99)中输送到空间(7),在空间(7)的壁上有窄条(36)以帮助蜜蜂轻松地爬上去,因为蜜蜂不能与盖子的顶部直接接触,蜜蜂不能用蜂胶粘住盖子,具有能直接穿过置于箱子里的液体而不会与蜜蜂有任何接触的能力,具有通过打开可移去的盖子(48)在里面取或放任何东西的能力,在盖子的顶部具有通过调整其位置来帮助蜜蜂克服任何极端天气情况的能力的打开的天窗(11),当天窗关闭时,天窗盖住进气孔(12),在不取掉盖子和不用烟熏蜜蜂以避免这种方式将有毒物质传播到蜂蜜产品的情况下,上面所有的都能做。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GR 2005-2-9 200501000571.一种蜂箱盖,具有在里面夹持用来放液体的箱子的分离顶部,和具有窗口和盖住窗口的可移去盖子的水平面,水平面的一侧向箱子里倾斜,其特征在于,具有用连接机构(1)打开的分离顶部(10),在顶部盖子下有一与盖子的侧壁(2)连接的表面,所述盖子具有能被可移去的盖子(48)盖住的窗口(9)和用来放液体的箱子(8),表面的一侧(26)倾斜并向下进入箱子,在其末端和箱子的底部(30)之间形成一缝隙(34),通过所述缝隙液体能从盖子的主体(99)中输送到空间(7),在空间(7)的壁上有窄条(36)以帮助蜜蜂轻松地爬上去,因为蜜蜂不能与盖子的顶部直接接触,蜜蜂不能用蜂胶粘住盖子,具有能直接穿过置于箱子里的液体而不会与蜜蜂有任何接触的能力,具有通过打开可移去的盖子(48)在里面取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扬尼斯卡特桑皮斯
申请(专利权)人:扬尼斯卡特桑皮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GR[希腊]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