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质化工技术与环境修复,具体涉及一种聚多巴胺-纳米纤维素复合气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塑料废弃物在风、水剪切力、光和生物作用等外力的作用下,不断被裂解成细小的微塑料(1μm~5mm)或纳米塑料(<1000nm)。微/纳塑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在水环境中腐蚀后,微/纳塑料的比表面积进一步增大。微/纳塑料因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强的疏水性,因此可以吸附环境介质中的其他污染物,如重金属、多环芳烃、抗生素抗性基因、药品与个人护理产品等。微/纳塑料由于降解速度慢,在环境中高度持久性,其本身含有如邻苯二甲酸酯的有害物质,微/纳塑料及其吸附的污染物对水环境中的生物构成巨大的威胁,并可通过食物链的传播,从个体到种群到群落最后到生态系统逐级累积并放大,有可能进一步恶化脆弱的水环境。大部分来自陆地来源的微/纳塑料随污水处理厂出水或经地表冲刷径流直接排入河流、湖泊中,因此污水处理厂被认为是陆地微/纳塑料进入自然水环境之前的主要接收者。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对于微/纳塑料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迄今为止,大量的研究表明微/纳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多巴胺-纳米纤维素复合气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聚多巴胺与季铵盐改性纳米纤维素经冷冻干燥,制备得到聚多巴胺-纳米纤维素复合气凝胶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多巴胺-纳米纤维素复合气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干燥为-80℃下冻干72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多巴胺-纳米纤维素复合气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多巴胺与季铵盐改性纳米纤维素的质量比为1~16: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多巴胺-纳米纤维素复合气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季铵盐改性纳米纤维素的制备过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多巴胺-纳米纤维素复合气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聚多巴胺与季铵盐改性纳米纤维素经冷冻干燥,制备得到聚多巴胺-纳米纤维素复合气凝胶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多巴胺-纳米纤维素复合气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干燥为-80℃下冻干72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多巴胺-纳米纤维素复合气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多巴胺与季铵盐改性纳米纤维素的质量比为1~16: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多巴胺-纳米纤维素复合气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季铵盐改性纳米纤维素的制备过程为:以漂白桉木浆纤维为原料,经阳离子化和机械处理法,制备得到季铵盐改性纳米纤维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多巴胺-纳米纤维素复合气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离子化选用的季铵化试剂为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所述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与漂白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卞辉洋,朱高坚,陈李栋,戴红旗,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