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机光学镜片调整组件、投影机光学引擎及投影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41098 阅读:6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投影机光学镜片的调整组件、包括该调整组件的投影机光学引擎及包括该光学引擎的投影机。投影机光学镜片调整组件,包括:光学镜片;第一调整支架,其安装到投影机的光学引擎座体上,或安装到可在光学引擎座体上调整位置的第二调整支架上,所述第一调整支架具有用于固定所述光学镜片的固定机构,并与所述光学引擎座体或所述第二调整支架之间形成用于进行调整操作的调整操作机构、用于限制调整方向的调整限位机构、及用于固定调整位置的调整定位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减小了部件数量、减轻了部件重量,有益于实现投影机的轻量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投影机
,尤其涉及投影机光学镜片的调整组 件、包括该调整组件的投影机光学引擎及包括该光学引擎的投影机。
技术介绍
近年来,小型化、轻量化且低成本的投影机得到迅速发展,如何 充分地减少使用部件的数量、减轻部件的重量已成为 一种趋势。在申请人于2007年4月5日提出的申请号为CN200710100526.7, 名称为《光学部件冷却机构及采用该机构的投影型图像显示装置》的 专利申请中具体揭示了 一种投影机的光学系统及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为上述专利申请中光学系统13的构成示图。来自光 源灯19的白色光经过聚光透镜20、第1积分透镜21 、第2积分透镜 22、偏振光分束器(PBS)23及聚光透镜24等,向第l分色镜25照射。上述第1积分透镜21及第2积分透镜22分别由多个透镜单元矩 阵状排列而成的蝇眼透镜构成,具有使光源灯19发出的白色光的照度分布均一化的功能。另外,偏振光分束器(PBS)23具备偏振光分离膜和位相差板(1/2 波片)。偏振光分离膜使来自第2积分透镜22的光中的例如P偏振光 透过,而使S偏振光光路稍微变更后出射。透过偏振光分离膜的P偏 振光由设在其前侧(光出射侧)的位相差板变换成S偏振光后出射。即, 几乎所有的光都一致成为S偏振光。通过上述偏振光分束器23的光经聚光透镜24到达第1分色镜 25。第1分色镜25具有仅将光的蓝色分量反射并使红色及绿色分量 通过的功能,通过的红色及绿色分量的光到达第2分色镜26。第2分色镜26具有将光的绿色分量反射并使红色分量通过的功能。从而, 光源灯19发出的白色光由第l及第2分色镜25、 26分为蓝光、绿光 及红光。第1分色镜25反射的蓝光被全反射镜27反射,第2分色镜26 反射的绿光保持原样,通过第2分色镜26的红光经由中继透4免28、 30一皮全反射镜29、 31反射,然后分别导入图像生成光学系统32。图像生成光学系统32中,在立方体形状的色合成棱镜33的三个 侧面,分别可装拆地配置设有红光用液晶盘34r、绿光用液晶盘34g 及蓝光用液晶盘34b等的棱镜安装部件35(参照图4)。在色合成棱镜 33和红光用液晶盘34r之间配置出射侧偏光板36r,在色合成棱镜33 和绿光用液晶盘34g之间配置出射侧偏光板36g和前置偏光板37g, 在色合成棱镜33和蓝光用液晶盘34b之间配置出射侧偏光板36b和 前置偏光板37b。另外,在三块液晶盘34r、 34g、 34b的入射侧分别 配置入射侧偏光板38r、 38g、 38b和聚光透镜39r、 39g、 3%。从而,由第1分色镜25及全反射镜27反射的蓝光被导入蓝光用 的聚光透镜39b,经由入射侧偏光板38b、蓝光用液晶盘34b及前置 偏光板37b、出射侧偏光板36b,到达色合成棱镜33。另外,由第2 分色镜26反射的绿光被导入绿光用的聚光透镜39g,经由入射侧偏光 板38g、绿光用液晶盘34g及前置偏光板37g、出射侧偏光板36g,到 达色合成棱镜33。同样,透过第1分色镜25及第2分色镜26,并经 2块全反射镜29、 31反射的红光被导入红光用聚光透镜39r,经由入 射侧偏光板38r、红光用液晶盘34r及出射侧偏光板36r,到达色合成 棱镜33。:故导入色合成棱镜33的3色图像光由该色合成棱镜33合成,由 此获得的彩色图像光经由投射镜头4放大投影到前方的屏幕上。光学系统也称之为光学引擎,其包括用于布设上述元件的光学引 擎座体, 一般呈"L"形而安置于投影机壳体内。作为投影机的重要 组成部分,其部件繁多,因此也是减少使用部件的数量和减轻部件的重量的设计关键部分。光学镜片,例如透镜和中继透镜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调整,例如上 下调整、或左右调整,或同时实现上下调整和左右调整。现有的光学 镜片 一般首先固定一个在固定部件上,而固定部件再安装到调整部件 上,调整部件往往为金属件,如果同时实现上下调整和左右调整,则 调整部件还不止一个,需要一个调整部件实现上下调整,而另一个调 整部件实现左右调整。这样产生了较多的部件数量,同时重量也相应 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光学镜片固定调整机构部件繁多、不够精简 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投影机光学镜片的调整组件、包括该调整组件的投影机光学引擎及包括该光学引擎的投影机,从而减小部件数 量、减轻部件重量,有益于实现投影机的轻量化。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投影机光学镜片调整组件,包括光学镜片;第一调整支架,其安装到投影机的光学引擎座体上,或安装到可 在光学引擎座体上调整位置的第二调整支架上,该第一调整支架具有 用于固定该光学镜片的固定机构,并与该光学引擎座体或该第二调整 支架之间形成用于进行调整操作的调整操作机构、用于限制调整方向 的调整限位机构、及用于固定调整位置的调整定位机构。该光学镜片可以为透镜或中继透镜。在只需要进行左、右或上、下调整时,只需采用上述第一调整支 架。如果需要在四个方向上进行调整,则还需要第二调整支架,该第 二调整支架安装到投影机的光学引擎座体上,该第二调整支架与该光 学引擎座体之间形成用于进行调整操作的调整操作机构、用于限制不7同于该第一调整支架的调整方向的调整限位机构、及用于固定调整位 置的调整定位机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投影机光学引擎,其包括上 述的投影机光学镜片调整组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投影机,其包括上述的投影 机光学引擎。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釆用同一部件实现光学镜片的装配固定同时又 可实现光学镜片的左右或上下调整功能。同时材料也由原来的金属改 为树脂。通过采用树脂材料来减轻重量,同时通过将光学镜片的固定 装配结构和左右或上下调整结构继承到同一部件上,使得本构造比以 前的构造具有相同功能却减少了部件,起到了轻量化和低成本的双重 效果。附图说明下面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实例具体地描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 和实现方式将会更加显而易见,其中附图所示内容仅用于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说明,而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意义上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现有技术投影机光学系统的构成示意图2为本专利技术示例性的透镜调整组件和中继透镜调整组件在投影 机壳体内的光学引擎中的位置示意图3为本专利技术示例性的透镜调整组件和中继透镜调整组件的调整 及装配结构示意图4为本专利技术示例性的中继透镜调整组件装配位置的局部^:大结 构示意图5a为本专利技术示例性的中继透镜调整支架组装后的立体结构示 意图5b为本专利技术示例性的中继透镜调整支架组装后的另一立体结 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示例性的透镜调整组件装配位置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7为本专利技术示例性的透镜调整组件装配位置的另一局部放大结 构示意图8a为本专利技术示例性的透镜调整支架组装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b为本专利技术示例性的透镜调整支架分解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专利技术示例性的透镜调整组件装配位置的从另一角度观察 的局部;^丈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在投影机壳体100内布置有大致"L形"的 光学引擎200,光学元件布置于光学引擎座体210内,其中以透镜调 整组件300和中继透镜调整组件400为例进行说明。如图3、图4、图5a、图5b所示,先以中继透^;调整组件4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投影机光学镜片调整组件,包括: 光学镜片; 第一调整支架,其安装到投影机的光学引擎座体上,或安装到可在光学引擎座体上调整位置的第二调整支架上,所述第一调整支架具有用于固定所述光学镜片的固定机构,并与所述光学引擎座体或所述第二 调整支架之间形成用于进行调整操作的调整操作机构、用于限制调整方向的调整限位机构、及用于固定调整位置的调整定位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文天张相林莲佛忠志冈崎昌二黄燕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华强三洋技术设计有限公司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