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区域内小学基础设施的支撑性评价与优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41068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6: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区域内小学基础设施的支撑性评价与优化方法,包括测算公里网格最短就学时间、测算区县/乡镇等行政区最短就学时间、采用基尼系数来评价青藏高原区域教育资源在空间层面上的公平性、评价教育服务综合成本、识别教育设施的优先布局区及优化青藏高原教育设施的空间布局。该方法综合学生平均教育经费成本、学生平均教师数指标和平均就学时间成本来评价各行政单元的教育综合成本,根据人口密度与综合成本特征提出差异化配置目标,识别出未达到目标的区域作为优先布局区,并进行布局优化。能够为针对性地实现青藏高原小学设施的空间最优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区域内小学基础设施配置,尤其涉及一种区域内小学基础设施的支撑性评价与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1、区域内小学基础设施的配置对地方教育事业发展和实现教育公平至关重要。保障小学就学时间、提升设施可达性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准确地测算不同地区的就学时间是衡量公平性和进一步优化设施配置的基础。除公平性外,设施配置效率也是考虑的关键,综合考虑设施建设成本和效益,更有利于保障设施的长远发展。小学建设成本需要考虑经费投入、教师投入、学生就学时间等多个要素,综合多要素评估教育建设成本是关键技术。同时,在现有设施基础上,根据区域特征进行合理布局优化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关键。由于地区特殊性,青藏高原的现代学校教育起步晚、发展起点低,目前教育资源总量有限,在空间分布上也差异较大,相比于我国绝大多数地区,青藏高原地区面临着更大的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和分布的挑战。

2、由于青藏高原地区区县和乡镇等行政单元的面积差异大,且行政单元内部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按照传统以行政单元作为可达性评价单元难以得到可靠准确的结果。且现有技术对教育成本的评价多从经费、资产、教师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区域内小学基础设施的支撑性评价与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评价过程与优化过程,所述评价过程步骤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区域内小学基础设施的支撑性评价与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通过式(1)计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区域内小学基础设施的支撑性评价与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通过式(2)计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区域内小学基础设施的支撑性评价与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通过式(3)计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区域内小学基础设施的支撑性评价与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计算过程如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区域内小学基础设施的支撑性评价与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评价过程与优化过程,所述评价过程步骤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区域内小学基础设施的支撑性评价与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通过式(1)计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区域内小学基础设施的支撑性评价与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通过式(2)计算: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杨陶卓霖孙欣欣宋金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