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隧道防灾救援,尤其涉及一种铁路隧道防灾救援站活塞风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1、铁路隧道防灾救援站技术,是一种隧道内火灾列车的定点疏散救援技术。一般地,超过20km的特长铁路隧道需要设置洞内防灾救援站,在防灾救援站的拱顶设置排烟口,停靠在防灾救援站的火灾列车燃烧时产生的高温烟气,由于浮力的作用,聚集在隧道拱顶,通过向事故隧道送入新鲜风可以在主隧道内形成安全区域,救援人员逆着新鲜风进入安全区域,高温烟气经排烟口排出,可保证在人员站立高度范围内无烟气进入,能够保障人员疏散的安全。
2、但是,在火灾列车驶向防灾救援站的过程中,会产生活塞效应,势必会在主隧道内产生较大风速的纵向活塞风,高温烟气迅速与主隧道内空气混合,使得纵向活塞风成为混有烟气的污风,因为活塞风温度较低,不利于烟气分层,带有烟气成分的活塞风将混入人站立的高度范围,主隧道内有害气体超标,危害人员疏散安全,同时降低空气可见度,缩短可用安全疏散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路隧道防灾救援站活塞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隧道(1)与导风通道(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隧道防灾救援站活塞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3)设置在所述导风通道(2)的靠近所述救援段(11)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隧道防灾救援站活塞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3)的形状与所述导风通道(2)的内侧壁的形状相适配,且所述挡板(3)贴近于所述导风通道(2)的内侧壁设置,所述挡板(3)的沿伸出方向的前端部的形状与所述主隧道(1)的内侧壁的形状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隧道防灾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隧道防灾救援站活塞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隧道(1)与导风通道(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隧道防灾救援站活塞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3)设置在所述导风通道(2)的靠近所述救援段(11)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隧道防灾救援站活塞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3)的形状与所述导风通道(2)的内侧壁的形状相适配,且所述挡板(3)贴近于所述导风通道(2)的内侧壁设置,所述挡板(3)的沿伸出方向的前端部的形状与所述主隧道(1)的内侧壁的形状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隧道防灾救援站活塞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通道(2)的两端均与所述救援段(11)呈锐角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铁路隧道防灾救援站活塞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通道(2)包括相连通的第一通道(21)、第二通道(22)和第三通道(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铁路隧道防灾救援站活塞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21)与所述主隧道(1)的交叉的位置处和所述第三通道(23)与所述主隧道(1)的交叉的位置处均设置有所述挡板(3),且所述挡板(3)的长度小于对应的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煦霖,李国良,赵晓勇,刘建红,李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