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驱动式微流控芯片及便携式检测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40985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6: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化分析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重力驱动式微流控芯片及便携式检测仪,重力驱动式微流控芯片包括壳体,设有至少两个试剂腔室和至少一个虹吸管路,每个试剂腔室都设置有气孔;虹吸管路具有至少一段上升段和一段下降段,虹吸管路的两端分别连接不同的试剂腔室,虹吸管路的最高点高于与其相连的任意一个试剂腔室内液体的液面;相连的试剂腔室呈阶梯式分布。采用虹吸管路作为连接试剂腔室的方式,只需倾斜重力驱动式微流控芯片一定角度即可利用虹吸效应实现液体的自动转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化分析,尤其涉及一种重力驱动式微流控芯片及便携式检测仪


技术介绍

1、重力驱动式微流控芯片作为微流控技术的一种创新应用,是利用液体重力作为主要动力来源,实现在微尺度下对流体的精确操控和处理。重力驱动式微流控芯片不依赖于任何外部动力设备,如电机,而是简单地利用重力的方向与大小来驱动和控制微尺度下的流体动态。这一特性不仅显著简化了系统的复杂度,而且降低了芯片的成本。重力驱动式微流控芯片主要依靠特殊设计的腔室以及通道结构或流体的密度差来实现流体的自动驱动、转移和混合。流体在重力作用下沿预设路径流动,完成各种生化反应和分析任务。与传统微流控技术相比,重力驱动式微流控芯片不需要外部泵或阀门来驱动流体,从而大幅度降低了系统的复杂性和操作难度。近年来,一些研究提出了基于重力大小、通道倾斜角度、流体密度和通道设计的简单流体控制方案,以及基于阀门、选择性腔室和其他创新结构设计的复杂流体控制方案。但是这些设计存在结构复杂、制作繁琐、易交叉污染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重力驱动式微流控芯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力驱动式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驱动式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腔室(10)包括清洗液腔室(101),样本腔室(102)、洗脱液腔室(103)、检测腔室(104)和废液腔室(105),且所述清洗液腔室(101)和所述洗脱液腔室(103)高于所述样本腔室(102)设置,所述检测腔室(104)和所述废液腔室(105)低于所述样本腔室(102)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力驱动式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虹吸管路(201)和所述第二虹吸管路(202)位于所述样本腔室(102)的相对侧且共面;所述第三虹吸管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力驱动式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驱动式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腔室(10)包括清洗液腔室(101),样本腔室(102)、洗脱液腔室(103)、检测腔室(104)和废液腔室(105),且所述清洗液腔室(101)和所述洗脱液腔室(103)高于所述样本腔室(102)设置,所述检测腔室(104)和所述废液腔室(105)低于所述样本腔室(102)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力驱动式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虹吸管路(201)和所述第二虹吸管路(202)位于所述样本腔室(102)的相对侧且共面;所述第三虹吸管路(203)和所述第四虹吸管路(204)位于所述样本腔室(102)的相对侧且共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力驱动式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重力驱动式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沿重力方向,所述壳体(30)的底壁与侧壁之间设置有倒角部,所述倒角部的平面对应垂直于相连的所述试剂腔室(10)所在的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重力驱动式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腔室(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建涵王天畅杨凤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