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流式厌氧氨氧化生物膜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40652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6: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水过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上流式厌氧氨氧化生物膜反应装置,包括进水池,所述进水池的内壁设置有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框,所述第二固定框的外壁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固定有多个输水管。该上流式厌氧氨氧化生物膜反应装置,随着第一滚珠的移动,会带着第一横轴以及固定板朝一侧横向移动,横向移动带着第一固定框同步移动,第一固定框下端横向移动,促使第一固定框端部的转动球沿着第二固定框外壁转动,促使第一固定框整体跟随转动球转动形成倾斜角度,而在倾斜的过程中,第一横轴会沿着引导槽内滑动从而不断适应第一固定框倾斜的角度以免卡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过滤,具体为一种上流式厌氧氨氧化生物膜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市面上现存的生物膜反应装置,通常将装置置于污水池中,利用池底设置的曝气泵不断朝水池上方输送大量气体,促使水池中的水被上升的气泡涌动朝上流动,在水流流动经过生物膜反应装置外壁时,厌氧氨氧生物膜将杂质和泥浆隔绝在外,使水透过生物膜进入到反应装置内,如此对污水进行过滤,并通过启动水泵将生物膜反应装置中过滤后的水抽取到外界,完成对水的过滤净化;

2、但是目前市面上现存的生物膜反应装置的生物膜过滤板通常为并列且有间距的均匀平行排列一排,当水流随着气泡上浮经过反应膜时,由于装置处于竖直,水流通常对反应膜装置的侧面过滤面的水压较小,过滤效果有限,且靠近下侧的生物膜反应装置表面容易被污泥等杂质附着,导致生物膜过滤面被遮挡,因而导致过滤效果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上流式厌氧氨氧化生物膜反应装置,具备便于增加生物膜反应装置与水流之间的受力范围的有益效果,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水流随着气泡上浮经过反应膜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流式厌氧氨氧化生物膜反应装置,包括进水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池(1)的内壁设置有支撑框(26),所述支撑框(2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框(25),所述第二固定框(25)的外壁安装有水泵(23),所述水泵(23)的输出端固定有多个输水管(21),多个输水管(21)的外壁均套设有转动球(20),所述转动球(20)转动设置于第二固定框(25)的外壁,所述转动球(20)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框(18),所述转动球(20)与第一固定框(18)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流式厌氧氨氧化生物膜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球(20)的外壁开设有通槽(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流式厌氧氨氧化生物膜反应装置,包括进水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池(1)的内壁设置有支撑框(26),所述支撑框(2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框(25),所述第二固定框(25)的外壁安装有水泵(23),所述水泵(23)的输出端固定有多个输水管(21),多个输水管(21)的外壁均套设有转动球(20),所述转动球(20)转动设置于第二固定框(25)的外壁,所述转动球(20)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框(18),所述转动球(20)与第一固定框(18)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流式厌氧氨氧化生物膜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球(20)的外壁开设有通槽(22),所述输水管(21)穿过通槽(22),所述输水管(21)嵌设于第一固定框(18)内壁,所述第一固定框(18)的内壁设置有厌氧氨氧生物膜(18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流式厌氧氨氧化生物膜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槽(7)包括第一导向段(71)、第二导向段(72)、第三导向段(73)和第四导向段(74),所述第一导向段(71)、第二导向段(72)、第三导向段(73)和第四导向段(74)均开设于升降板(6)外壁,且第一导向段(71)、第二导向段(72)、第三导向段(73)和第四导向段(74)相互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上流式厌氧氨氧化生物膜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框(18)上设置有固定板(161),所述固定板(161)的外壁开设有引导槽(17),所述引导槽(17)的内壁滑动设置有第一横轴(15),所述第一横轴(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杰袁云霞袁亚锋张利军张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安联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