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栏杆,具体的涉及一种缆索栏杆的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1、现有的栏杆通常是用一根线缆通过在两个立柱之间多次改变绕线方向可形成护栏网,通过把线缆两头分别穿入两个拉紧装置后,使用工具转动拉紧装置以拖动线缆,以此将护栏网拉紧,但在实际使用中发现,由于拉紧装置拖动的是线缆的头尾两端,而护栏网内通常有多道的防护绳段,那么处于中间区域的防护绳段的张力会比靠近其头尾两端的防护绳段的张力小,从而影响护栏网整体的绷紧效果,有鉴于此,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故有本案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从线缆两端内增大其整体绕线行程以对线缆进行张紧,而不是从线缆的头尾两端进行拖动张紧,有效避免出现处于中间区域的防护绳段的张力比靠近其头尾两端的防护绳段的张力小的问题,更好的确保整体的绷紧效果的一种缆索栏杆的组装方法。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缆索栏杆的组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至少一个护栏片进行固定,护栏片包括两个引导支架和绕线连接于两个引导支架之间的线缆;使用至少一个均匀张紧装置从线缆两端内增大其整体绕线行程以对线缆进行张紧。
3、进一步的,线缆以s型的穿线方式在两个引导支架之间进行绕线,线缆的固定端连接于其中一个引导支架的一端,线缆的自由端从其中一个引导支架的一端向外延伸穿出。
4、进一步的,线缆的自由端还穿过引导支架上的快速接头模块,快速接头模块用于对线缆起到正向拉动及反向自锁的作用并可
5、进一步的,还包括将线缆的自由端向外拉动,从而初步拉紧线缆,再将线缆的自由端进行固定。
6、进一步的,护栏片按照固定方式一或固定方式二进行固定,固定方式一包括:先将至少两个立柱固定安装于支撑表面上,再将两个引导支架拉开至指定距离并使线缆上形成有多个防护绳段,而后将两个引导支架分别放入相邻两个立柱内;固定方式二包括:先将两个引导支架分别放入相应的两个立柱内,再将两个引导支架连同两个立柱拉开至指定距离并使线缆上形成有多个防护绳段,再将两个立柱固定安装于支撑表面上。
7、进一步的,固定方式一及固定方式二还均包括:将扶手固定连接于两个引导支架之间,扶手设于两个立柱顶部之间,扶手的两端分别与相应一侧的立柱相抵接。
8、进一步的,至少一个引导支架内设有均匀张紧装置,均匀张紧装置在引导支架的高度方向上从线缆两端内多个位置同步增大线缆的整体绕线行程。
9、进一步的,均匀张紧装置包括滑动架、张紧引导件和调节螺杆,滑动架与引导支架上下滑动连接,调节螺杆螺纹连接于引导支架上,滑动架上设有多个使线缆进行绕线的张紧引导件。
10、进一步的,还包括转动调节螺杆,通过调节螺杆的转动可使得滑动架沿着引导支架的高度方向进行滑动以带动多个张紧引导件同步进行滑动。
11、进一步的,还包括使用张力器对线缆张紧后的张力进行检测,如果张紧后的线缆张力未达到预定要求,重复操作均匀张紧装置直至线缆张力达到预定要求。
12、由上述描述可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缆索栏杆的组装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利用均匀张紧装置从线缆两端内多个位置同步增大线缆的整体绕线行程以对多个防护绳段同步进行均匀张紧,而不是从线缆的头尾两端进行拖动张紧,不仅有效避免出现处于中间区域的防护绳段的张力比靠近其头尾两端的防护绳段的张力小的问题,还能使得多个防护绳段的张力更加均匀,有效确保多个防护绳段的整体绷紧效果,且绷紧效果显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缆索栏杆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至少一个护栏片进行固定,所述护栏片包括两个引导支架和绕线连接于两个所述引导支架之间的线缆;使用至少一个均匀张紧装置从所述线缆两端内增大其整体绕线行程以对所述线缆进行张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缆索栏杆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以S型的穿线方式在两个所述引导支架之间进行绕线,所述线缆的固定端连接于其中一个所述引导支架的一端,所述线缆的自由端从其中一个所述引导支架的一端向外延伸穿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缆索栏杆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的自由端还穿过所述引导支架上的快速接头模块,所述快速接头模块用于对所述线缆起到正向拉动及反向自锁的作用并可对所述线缆起到固定作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缆索栏杆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线缆的自由端向外拉动,从而初步拉紧线缆,再将所述线缆的自由端进行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缆索栏杆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片按照固定方式一或固定方式二进行固定,所述固定方式一包括:先将至少两个立柱固定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缆索栏杆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方式一及所述固定方式二还均包括:将扶手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引导支架之间,所述扶手设于两个所述立柱顶部之间,所述扶手的两端分别与相应一侧的所述立柱相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缆索栏杆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引导支架内设有所述均匀张紧装置,所述均匀张紧装置在所述引导支架的高度方向上从所述线缆两端内多个位置同步增大所述线缆的整体绕线行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缆索栏杆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匀张紧装置包括滑动架、张紧引导件和调节螺杆,所述滑动架与所述引导支架上下滑动连接,所述调节螺杆螺纹连接于所述引导支架上,所述滑动架上设有多个使所述线缆进行绕线的所述张紧引导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缆索栏杆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所述调节螺杆,通过所述调节螺杆的转动可使得所述滑动架沿着所述引导支架的高度方向进行滑动以带动多个所述张紧引导件同步进行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缆索栏杆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使用张力器对所述线缆张紧后的张力进行检测,如果张紧后的所述线缆张力未达到预定要求,重复操作所述均匀张紧装置直至所述线缆张力达到预定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缆索栏杆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至少一个护栏片进行固定,所述护栏片包括两个引导支架和绕线连接于两个所述引导支架之间的线缆;使用至少一个均匀张紧装置从所述线缆两端内增大其整体绕线行程以对所述线缆进行张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缆索栏杆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以s型的穿线方式在两个所述引导支架之间进行绕线,所述线缆的固定端连接于其中一个所述引导支架的一端,所述线缆的自由端从其中一个所述引导支架的一端向外延伸穿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缆索栏杆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的自由端还穿过所述引导支架上的快速接头模块,所述快速接头模块用于对所述线缆起到正向拉动及反向自锁的作用并可对所述线缆起到固定作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缆索栏杆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线缆的自由端向外拉动,从而初步拉紧线缆,再将所述线缆的自由端进行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缆索栏杆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片按照固定方式一或固定方式二进行固定,所述固定方式一包括:先将至少两个立柱固定安装于支撑表面上,再将两个所述引导支架拉开至指定距离并使所述线缆上形成有多个防护绳段,而后将两个所述引导支架分别放入相邻两个立柱内;所述固定方式二包括:先将两个所述引导支架分别放入相应的两个立柱内,再将两个所述引导支架连同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才铭,陈绵龙,吴明炜,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赛尔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