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ip网络随流检测,尤其涉及一种跨域性能检测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1、ip网络中使用随流检测技术进行高精度性能监测,当前的in-band oam、ifit等基本原理相同,都是基于rfc 8321(alternate-marking method for passive and hybridperformance monitoring),对实际流量进行采集周期交替染色(标记),对染色标记进行测量统计、时戳记录,获得丢包、时延测量结果。由于各域实现的差异,以及整体架构上需要各节点将丢包、时延等统计数据上送到分析器处理(一般在管控系统实现,也有域在头节点设备上实现),当前无法对跨域、跨域设备进行端到端性能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出一种跨域性能检测方法和装置,解决现有技术无法统计域间传输的丢包数量或时延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跨域性能检测方法,用于发送域,包括步骤:
3、与接收域同步时间;
4、发送报文至接收域,后发送的报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跨域性能检测方法,用于发送域,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跨域性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跨域性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跨域性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跨域性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至少一个:
6.一种跨域性能检测方法,用于接收域,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跨域性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至少一个步骤:
8.一种跨域性能检测装置,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跨域性能检测方法,用于发送域,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跨域性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跨域性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跨域性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跨域性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至少一个:
6.一种跨域性能检测方法,用于接收域,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跨域性能检测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凇,李振文,李芳,程娜,李沛,韦磊,李伟,汪大洋,华纬韬,赵金城,祁步仁,杜钰,殷俊杰,赵俊峰,付易鹏,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