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体压片烧结法制备锂电池用集流体的方法及集流体技术

技术编号:4240461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6: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指粉体压片烧结法制备锂电池用集流体的方法及集流体,其方法包括:对分散后的碳纳米管进行化学镀铜,将镀铜碳纳米管、水溶性热塑性树脂、水进行混合,并高速搅拌分散均匀,对混合溶液进行喷雾干燥,获得由镀铜碳纳米管与聚合物相互结合的铜‑碳纳米管‑聚合物微球粉体;将微球粉体压成薄片;将薄片进行加热,去除水溶性热塑性树脂,然后升温并在氢气、氩气混合气体中对薄片进行高温烧结,使铜层熔融后相互融合,最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对烧结后的材料进行加热压延,获得铜/碳纳米管复合集流体。所述集流体包括均匀分散且相互连接的碳纳米管,相邻碳纳米管由铜熔融连接,提高集流体的导电性和机械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电池,具体涉及粉体压片烧结法制备锂电池用集流体的方法及集流体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及竞争力的提升,市场对锂离子电池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对于常规的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正极集流体通常采用金属铝箔,负极集流体通常采用金属铜箔。现有技术一般采用4微米厚度的铜箔作为负极集流体,其存在价格昂贵、重量大的问题。而为了减轻集流体的质量,采用pet复合铜箔集流体和传统碳材料作为集流体,pet复合铜箔集流体通过在pet薄膜表面电镀铜,铜箔与pet结合差,容易出现分层,且pet在电解液中不稳定,还不导电,属于无用质量,并影响集流体的导电性能。而采用传统碳材料作为集流体时需要添加较多的高分子粘结剂,同样会影响集流体的导电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粉体压片烧结法制备锂电池用集流体的方法,旨在解决现有复合集流体中含有导电性差的基材或粘结剂,影响复合集流体的导电性。

2、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流体,其不含导电性差的基材或粘结剂,具有高导电性、高机械性能及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粉体压片烧结法制备锂电池用集流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粉体压片烧结法制备锂电池用集流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的化学镀铜方法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粉体压片烧结法制备锂电池用集流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镀铜碳纳米管、水溶性热塑性树脂、水的质量比为4-6:1-3:9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粉体压片烧结法制备锂电池用集流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热塑性树脂为分子量大于100000聚氧化乙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粉体压片烧结法制备锂电池用集流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体压片烧结法制备锂电池用集流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粉体压片烧结法制备锂电池用集流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的化学镀铜方法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粉体压片烧结法制备锂电池用集流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镀铜碳纳米管、水溶性热塑性树脂、水的质量比为4-6:1-3:9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粉体压片烧结法制备锂电池用集流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热塑性树脂为分子量大于100000聚氧化乙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粉体压片烧结法制备锂电池用集流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碳纳米管-聚合物微球粉体的d50为10u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粉体压片烧结法制备锂电池用集流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的方法为:采用对辊压片机,对辊加热至50-70℃,将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志远李忻达黄少真张吉王东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飞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