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壁柱体型腔加工用外裹式夹具及其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4240424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6: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薄壁柱体型腔加工用外裹式夹具及其装配方法,夹具包括底板、两个支撑组件和两个锁紧组件。底板将夹具固连在机床工作台上。支撑组件中,支撑座的一端连接至底板,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半圆形孔,两个第一半圆形孔同轴布置;压紧件设有能与第一半圆形孔形成圆孔的第二半圆形孔,压紧件可旋转地连接至第一半圆形孔的一侧。锁紧组件在第一半圆形孔的另一侧将压紧件与支撑座锁紧,包括活节螺栓、螺套、回形圈、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本发明专利技术对被加工薄壁柱体零件的整个圆周进行径向支撑,使薄壁零件在进行机械加工时刚性增加,避免了铣削、镗削薄壁柱体内腔时产生颤刀及振纹,由此保证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床夹具,具体涉及一种薄壁柱体型腔加工用外裹式夹具以及一种对该夹具进行装配的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1、参考图8和图9,某呈柱体的壳体零件具有薄壁腔体结构,其外表面为柱面,内腔有多型面,例如武器产品中此类柱状薄壁壳体零件品种较多,其薄壁柱体尺寸范围为320mm-540mm,但薄壁处壁厚范围仅为5mm-8mm。生产中零件制成空心柱后,需在卧式镗、铣设备上加工内腔多型面。而加工时,零件在机床工作台上不易装夹,且因壁薄刚性差,加工颤刀严重。

2、目前普遍采用将零件柱面置于“v”型块上再在柱面上方用压板压紧的方式装夹零件,用这种方式装夹压紧时,零件的受力点为零件圆周与“v”型块、压板接触的三点处,受力点极易承压变形,且零件薄壁圆周其余部位没有支撑,镗削、铣削时因工件壁薄、刚性差而容易产生颤刀、大振纹,导致加工精度丧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薄壁柱体零件的型腔加工采用“v”型块装夹零件的方式导致型腔加工产生颤刀、大振纹而丧失加工精度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了一种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壁柱体型腔加工用外裹式夹具,用于在加工薄壁柱体零件的型腔时对零件进行装夹,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两个支撑组件和两个锁紧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柱体型腔加工用外裹式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用于周向围绕被加工零件且与其柱面接触的衬环,所述衬环由多个与所述第一半圆形孔和所述第二半圆形孔的形状相配的部段构成,所述衬环的各个部段依次安装在所述第一半圆形孔和所述第二半圆形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壁柱体型腔加工用外裹式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衬环由安装在所述第一半圆形孔中的两个部段和安装在所述第二半圆形孔中的两个部段构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壁柱体型腔加工用外裹式夹具,用于在加工薄壁柱体零件的型腔时对零件进行装夹,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两个支撑组件和两个锁紧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柱体型腔加工用外裹式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用于周向围绕被加工零件且与其柱面接触的衬环,所述衬环由多个与所述第一半圆形孔和所述第二半圆形孔的形状相配的部段构成,所述衬环的各个部段依次安装在所述第一半圆形孔和所述第二半圆形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壁柱体型腔加工用外裹式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衬环由安装在所述第一半圆形孔中的两个部段和安装在所述第二半圆形孔中的两个部段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薄壁柱体型腔加工用外裹式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相对于所述底板的位置是能够沿所述第一半圆形孔的轴线调节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壁柱体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侠马静刚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昆仑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