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影像显示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40173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消除边缘残像的液晶显示装置,其包含一扫描线、一数据线、一辅助电极线、一像素电容、一第一开关单元以及一第二开关单元。其中,数据线垂直于扫描线,而辅助电极线平行于数据线,像素电容设置在扫描线与数据线的交点附近。而第一开关单元是分别与扫描线、数据线及像素电容电性连接。其中,一第一子影像数据是从数据线经由第一开关单元而传送至像素电容。第二开关单元分别与辅助电极线、扫描线及像素电容电性连接。其中,一第二子影像数据是从扫描线经由第二开关单元而传送至像素电容。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揭露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影像显示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装置具有重量轻、功率消耗少及低辐射等的优点,因此已经渐渐 地取代传统阴极射线管显示装置,并且应用至许多种类的电子产品中,例如笔 记型电脑、液晶电视及液晶屏幕等等。就液晶显示装置而言,由于液晶显示装置是利用液晶分子在不同排列状态 下,对光线具有不同的偏振或折射效果的特性来控制光线的穿透量,进而使液 晶显示装置得以产生丰富的影像。但是,液晶显示装置在播放动态影像时,经 常会出现影像的轮廓模糊不清或者画面出现拖影的情形。这是因为液晶本身的反应速度较慢,且由于液晶显示装置是属于持续型式(hold-type)的发光模式, 因此,当使用者在观看液晶显示装置所播放的动态影像时,往往会因人眼的积 分行为模式,而使显示画面产生边缘残像(edgebkir)的问题。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液晶显示装置1的部分等效电路图。液晶显示装 置1包含有一开关单元16、 一液晶电容151、 一储存电容152、至少一数据线 12、至少一扫描线ll、 一储存电极线14及一共同电极线13。此外,液晶显示 装置1还包含有一数据线驱动电路17及一扫描线驱动电路18与其配合应用。开关单元16是具有一栅极161、 一源极162及一漏极163。其中,栅极161 与扫描线11电性连接,源极162与数据线12电性连接,漏极163分别与液晶 电容151及储存电容152电性连接。数据线驱动电路17与数据线12电性连接, 且提供一影像数据经由数据线12及开关单元16而传送至液晶电容151及储存 电容152。扫描线驱动电路18与扫描线11电性连接,并提供一驱动电压经由 扫描线11而控制开关单元16。液晶电容151分别与共同电极线13、漏极163及储存电容152电性连接,储存电容152分别与储存电极线14、漏极163及液晶电容151电性连接。此外, 储存电极线14与共同电极线13分别传送一共同电压。当扫描线驱动电路18传送一驱动电压至扫描线11并使开关单元16导通 时,数据线驱动电路17则透过数据线12传送一影像数据至液晶电容151。此 外,储存电容152是储存一电压来补偿液晶显示装置1中因开关单元16所产 生的漏电流,以维持液晶显示装置1的电压稳定。承上,液晶显示装置显示影像画面的频率通常是为60Hz,而为了解决液 晶显示装置的边缘残像问题,现有的作法通常是在相邻的影像画面(image frame)之间插入一黑画面(black image)。然而为了使人眼不会感受画面的闪 烁,负责提供影像数据的数据线驱动电路的时钟脉冲频率必需增加一倍,也就 是说,液晶显示装置的影像画面时间必须由原来的频率60Hz倍频为频率 120Hz。这种高时钟脉冲频率的数据线驱动电路不但不容易制作,且会发生液 晶分子扭转时间不够的问题。此外,在相邻的影像画面之间插入一黑画面,会使黑画面插入率 (black-inset-ratio)固定为50%,也就是说,液晶显示装置有一半的时间必需 显示黑画面,如此会使液晶显示装置的亮度降低,且黑画面插入率为50%并非 人眼最适应的比率。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无需倍频且能够改善液晶显示装置的 边缘残像问题的液晶显示装置,实属当前重要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能消除边缘残像的液晶显示装 置及其影像显示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依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是包含有一扫描线、 一数 据线、 一辅助电极线、 一像素电容、 一第一开关单元及一第二开关单元。其中, 数据线垂直于扫描线、辅助电极线平行于数据线,而像素电容设置于扫描线与 数据线的交点附近。第一开关单元分别与扫描线、数据线及像素电容电性连接, 其中一第一子影像数据从数据线经由第一开关单元传送至像素电容;第二开关 单元分别与辅助电极线、扫描线及像素电容电性连接,其中一第二子影像数据 从扫描线经由第二开关单元传送至像素电容。7为达到上述目的,依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含有一第一扫描线、 一第二扫描线、 一数据线、 一辅助电极线、 一像素电容、 一第一开关单元及一 第二开关单元。其中,第二扫描线平行于第一扫描线,数据线垂直于第一扫描 线,辅助电极线平行于数据线,而像素电容设置在第一扫描线与数据线的交点 附近。第一开关单元分别与第一扫描线、数据线及像素电容电性连接,其中一 第一子影像数据是从数据线经由第一开关单元传送至像素电容。第二开关单元 分别与辅助电极线、第二扫描线及像素电容电性连接,其中一第二影像数据是 从第二扫描线经由第二开关单元传送至像素电容。另外,为达到上述目的,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影像显示方法, 其是执行于一影像画面时间,其中影像画面时间是区分为一第一子影像画面时 间及一第二子影像画面时间。影像显示方法是包括下列步骤于第一子影像画 面时间经由一第一开关单元传送一第一子影像数据至一像素电容;以及于第二 子影像画面时间经由一第二开关单元传送一第二子影像数据至像素电容。承上所述,因依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借由第二 开关单元来写入黑画面数据,不只可改善边缘残像的问题,更可使数据线驱动 电路无需倍频就可插入黑画面,故能降低液晶显示装置的成本,且能够调整影 像数据与黑画面数据之间的显示时间比例。附图说明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 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现有液晶显示装置的一示意图2为依据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液晶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等效电路示意图; 图3A为依据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液晶显示装置的扫描线电压时序图; 图3B为依据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液晶显示装置的储存电极线电压时序图; 图3C为依据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液晶显示装置的像素电容节点的电压时序图4为依据本专利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液晶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等效电路示意图;图5A为依据本专利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液晶显示装置的扫描线电压时序图; 图5B为依据本专利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液晶显示装置的辅助电极线电压时序图5C为依据本专利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液晶显示装置的像素电容节点的电压 时序图6为依据本专利技术又一较佳实施例液晶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等效电路示意图7A为依据本专利技术又一较佳实施例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一扫描线电压时序图7B为依据本专利技术又一较佳实施例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二扫描线电压时序图7C为依据本专利技术又一较佳实施例液晶显示装置的辅助电极线电压时序图7D为依据本专利技术又一较佳实施例液晶显示装置的像素电容节点的电压 时序图;以及图8为依据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液晶显示装置的影像显示方法的一流程图。 元件符号说明1、2、 3、 4:液晶显示装置11、21、 3h扫描线17:数据线驱动电路18:扫描线驱动电路41:第一扫描线12、22、 32、 43:数据线42:第二扫描线13、23、 33、 44:共同电极线14、24、 34、 45:储存电极线38、46:辅助电极线25、35、 47:像素电容151、 251、 351、 471:液晶电容152、 252、 352、 472:储存电容 16:开关单元161:栅极 162:源极 163:漏极26、 36、 48:第一开关单元261、 361、 481:第一栅极262、 362、 482:第一源极263、 363、 483 :第一漏极27、 37、 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含: 一扫描线; 一数据线,垂直于该扫描线; 一辅助电极线,垂直于该数据线; 一像素电容,设置在该扫描线与该数据线的交点附近; 一第一开关单元,分别与该扫描线、该数据线及该像素电容电性连接 ,其中一第一子影像数据是从该数据线经由该第一开关单元传送至该像素电容;以及 一第二开关单元,分别与该辅助电极线、该扫描线该像素电容电性连接,其中一第二子影像数据是从该扫描线经由该第二开关单元传送至该像素电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明峰许哲铭
申请(专利权)人: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