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杂地质条件下灌注桩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40147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6: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下建筑桩基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杂地质条件下灌注桩施工方法,包括:S1、搭设施工平台;S2、桩位放样;S3、对覆盖层较浅且有斜岩处进行平整处理;S4、旋挖钻引孔、埋设钢护筒;S5、旋挖钻钻进成孔;S6、孔底处理;S7、清孔并下放钢筋笼;S8、下放导管,浇筑混凝土;在覆盖层较浅且有斜岩的情况下采用冲击钻将岩面处理平整,既保证了施工效率又保证了后续使用旋挖钻可以快速引孔入岩埋设钢护筒,保证了护筒埋设位置和垂直度符合设计要求,不需要制备泥浆,节省泥浆制备和回收成本,避免了对海上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下建筑桩基施工,尤其涉及一种复杂地质条件下灌注桩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灌注桩施工主要有冲击钻和旋挖钻引孔,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进行施工。单一的钻头施工工艺面临施工周期长、桩孔坍塌、海上施工泥浆回收等难题。

2、在海上岩层较硬的施工区域,冲击钻引孔效率低下,中风化岩层每小时冲孔约10厘米,而且在有限的施工条件下需要制作泥浆比较麻烦,在不污染海洋环境的前提下还得对泥浆进行回收增加了施工成本。

3、旋挖钻在覆盖层较浅且有斜岩的情况下施工效率同样低下,旋挖钻在斜岩上引孔时很容易出现钻头受力不均匀而导致斜孔、偏孔,进而超出设计规范要求,在斜岩这种施工条件下旋挖钻无法钻进。旋挖钻在外海覆盖层较浅且有斜岩的情况下施工效率同样低下。

4、因而亟需要开发一种适用于外海复杂地质条件下灌注桩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施工效率高、且能降低成本的复杂地质条件下灌注桩施工方法。

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杂地质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杂地质条件下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上层覆盖层较浅,且所述覆盖层下方为斜岩层的条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杂地质条件下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层为淤泥层和强风化层,步骤S3中,所述淤泥层使用捞沙斗进行钻进;所述强风化层使用筒钻进行钻进,当遇到斜岩时钻杆发生倾斜,防止孔位偏移,操作手停止使用旋挖钻钻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杂地质条件下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步骤S3中,使用旋挖钻对所述斜岩层进行钻进,当所述斜岩层处理平整时,钻头不跑偏,钻杆不发生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杂地质条件下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上层覆盖层较浅,且所述覆盖层下方为斜岩层的条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杂地质条件下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层为淤泥层和强风化层,步骤s3中,所述淤泥层使用捞沙斗进行钻进;所述强风化层使用筒钻进行钻进,当遇到斜岩时钻杆发生倾斜,防止孔位偏移,操作手停止使用旋挖钻钻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杂地质条件下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步骤s3中,使用旋挖钻对所述斜岩层进行钻进,当所述斜岩层处理平整时,钻头不跑偏,钻杆不发生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杂地质条件下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旋挖钻引孔至中风化岩层的深度为1.5m,使得钢护筒埋深后底部入岩封底,不会出现塌孔、漏浆现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杂地质条件下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当使用旋挖钻钻取芯不顺利时,更换筒钻进行取芯。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华杜璐董理科钟良才郑占领侯佳壮郑运恒李睿胡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