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横倾舱淡水处理系统、处理方法和船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40147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6: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横倾舱淡水处理系统、处理方法和船舶,抗横倾舱淡水处理系统包括淡水舱,所述淡水舱能够与淡水加注站连通;注水管路,所述注水管路上依次串联设置有第一截止止回阀、压载泵、压载水处理装置和第一截止阀,所述第一截止止回阀与所述淡水舱连通,所述第一截止阀与抗横倾舱连通;排水管路,包括连通管路和出水管路,所述连通管路的一端与所述抗横倾舱连通,所述连通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压载泵的入水口连通,所述连通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截止阀,所述出水管路与所述压载水处理装置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出水管路用于将压载水排出船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满足压载水处理装置注水的要求,而且管路简单,便于布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尤其涉及一种抗横倾舱淡水处理系统、处理方法和船舶


技术介绍

1、客滚船考虑船舶的稳性,通常会在船舯左右舷设置一对抗横倾舱。抗横倾舱作为一种调整船舶稳性的舱,不管注入的是淡水还是海水,抗横倾舱的介质均被定义为压载水,需要满足压载水要求。压载水要求无论时注入到抗横倾舱还是从抗横倾舱中排出到海中均需要将压载水通过压载水处理装置进行处理。

2、针对抗横倾舱注入海水的船舶,可以通过压载泵直接从海水总管抽吸海水,通过压载处理装置实现压载水注入和排出都处理的要求。但是采用海水作为压载水会造成抗横倾舱的腐蚀,因此,相应的舱室需要采取刷漆的方式进行保护,增加成本。为了减少海水对抗横倾舱的腐蚀影响,船东基于投入往往选择抗横倾舱采用淡水注入。淡水的注入通常都是岸上注入,岸上注入的淡水流量和压力无法满足压载水处理装置对流量和压力的要求,而且均通过压载水处理装置实现注水和排水,导致管路布置复杂。

3、因此,需要一种抗横倾舱淡水处理系统、处理方法和船舶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p>

1、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抗横倾舱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横倾舱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淡水供应管路(6),所述淡水供应管路(6)与所述淡水舱(1)连通,所述淡水供应管路(6)上串联设置有第三截止阀(61)和淡水供给泵(6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横倾舱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淡水舱(1)的出水口处设置有总控截止阀(11),所述总控截止阀(11)与所述第三截止阀(61)以及所述第一截止止回阀(2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横倾舱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淡水供应管路(6)上串联设置有第二截止止回阀(63...

【技术特征摘要】

1.抗横倾舱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横倾舱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淡水供应管路(6),所述淡水供应管路(6)与所述淡水舱(1)连通,所述淡水供应管路(6)上串联设置有第三截止阀(61)和淡水供给泵(6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横倾舱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淡水舱(1)的出水口处设置有总控截止阀(11),所述总控截止阀(11)与所述第三截止阀(61)以及所述第一截止止回阀(2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横倾舱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淡水供应管路(6)上串联设置有第二截止止回阀(63),所述第二截止止回阀(63)位于所述淡水供给泵(62)的下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横倾舱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管路(2)上串联设置有第三截止止回阀(25),所述第三截止止回阀(25)位于所述压载泵(22)与所述压载水处理装置(23)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锋泉包霖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广船国际海洋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