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神经恢复和肌肉运动的低频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39725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6: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促进神经恢复和肌肉运动的低频治疗装置,包括低频治疗仪本体、导线插孔、导线端头、导线和电极,所述导线插孔表面套设安装有导线端头外壳,且导线端头外壳内部通过转动机构固定安装有导线端头,导线端头顶端固定连接有绕线轮,且绕线轮表面缠绕并连接有导线;该装置通过设置的导线端头外壳、第一转动槽和转动件等,有效避免了为了能够适配不同体型的患者,低频治疗仪大多使用较长的导线,过长的导线会随着粘性电极的移动拖在地面上,低频治疗仪的移动性较差,且导线与导线之间还会因电磁感应产生磁场,相邻导线在互相产生的磁场的作用下容易发生缠绕,导致用户体验感较差的问题,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促进神经恢复和肌肉运动的低频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1、医学上频率在1000hz以下的脉冲电流称作低频电流或低频脉冲电流,应用低频脉冲电流作用于人体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低频电疗法,低频治疗仪是工作频率0.5—1000hz的一种放电设备,主要作用是调节人体免疫力、内分泌、神经系统疏通经络,改善微循环,适用于原发性一级高血压,神经衰弱、胃肠炎、肩周炎、颈椎病、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的治疗及缓解,调节神经的兴奋性和抑制性,激活病灶周围组织的细胞活性,增强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能力,对病灶周围组织有修复和治疗的作用,从而提高临床效果。

2、在低频治疗仪的使用过程中,大多采用导线和粘性导电胶为材料的黏性电极来进行低频脉冲电流的传输,为了能够适配不同体型的患者,低频治疗仪大多使用较长的导线,过长的导线会随着粘性电极的移动拖在地面上,低频治疗仪的移动性较差,且导线与导线之间还会因电磁感应产生磁场,相邻导线在互相产生的磁场的作用下容易发生缠绕,导致用户体验感较差,装置的实用性不强,在此我们提出一种促进神经恢复和肌肉运动的低频治疗装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促进神经恢复和肌肉运动的低频治疗装置,包括低频治疗仪本体(1)、导线插孔(2)、导线端头(3)、导线(4)和电极(5),所述低频治疗仪本体(1)顶端开设有多组导线插孔(2),且导线插孔(2)内部插入有导线端头(3),导线端头(3)顶端连接设置有导线(4),且导线(4)的另一侧末端固定安装有电极(5),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插孔(2)表面套设安装有导线端头外壳(61),且导线端头外壳(61)内部通过转动机构固定安装有导线端头(3),导线端头(3)顶端固定连接有绕线轮(66),且绕线轮(66)表面缠绕并电连接有导线(4),导线端头外壳(61)外壁表面开设有出线孔(67),导线(4)通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促进神经恢复和肌肉运动的低频治疗装置,包括低频治疗仪本体(1)、导线插孔(2)、导线端头(3)、导线(4)和电极(5),所述低频治疗仪本体(1)顶端开设有多组导线插孔(2),且导线插孔(2)内部插入有导线端头(3),导线端头(3)顶端连接设置有导线(4),且导线(4)的另一侧末端固定安装有电极(5),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插孔(2)表面套设安装有导线端头外壳(61),且导线端头外壳(61)内部通过转动机构固定安装有导线端头(3),导线端头(3)顶端固定连接有绕线轮(66),且绕线轮(66)表面缠绕并电连接有导线(4),导线端头外壳(61)外壁表面开设有出线孔(67),导线(4)通过出线孔(67)从导线端头外壳(61)内部移出并随着绕线轮(66)的转动向外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神经恢复和肌肉运动的低频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开设在导线端头外壳(61)内壁表面上的第一转动槽(62),且第一转动槽(62)内部转动设置有环形转动件(63),转动件(63)内侧末端连接设置有安装槽(64),且安装槽(64)内部固定安装有导线端头(3),导线端头(3)贯穿安装槽(64)和导线端头外壳(61)底端中部并插入导线插孔(2)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促进神经恢复和肌肉运动的低频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槽(62)内壁顶端和底端表面皆设置有勾状凸起,转动件(63)外壁顶端和底端表面皆开设有与勾状凸起相互啮合的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促进神经恢复和肌肉运动的低频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槽(62)内壁顶端和底端表面设置的勾状凸起上嵌设有若干组可滚动的滚珠(8),且滚珠(8)外壁皆与转动件(63)外壁顶端和底端表面相互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促进神经恢复和肌肉运动的低频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63)通过锁定机构进行限位,锁定机构包括开设在转动件(63)外壁表面上的环形槽位(71),且槽位(71)内壁等距环绕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芝朱恩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